新快报讯 5月20日,天河区政协联合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以“活力天河新彩之区——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之《星汉天河》图卷”为主题,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举办中国画图卷专题展。天河区政协精心筹划,由刘斯奋、许钦松、陈永锵、范扬、梁江、罗一平、朱万章等美术名家担任艺术顾问,方楚雄、王永、张弘、刘思东、黄唯理、孙戈、杨峻、李海强等42名岭南书画名家主笔的大型中国画图卷《星汉天河》正式亮相。充满活力、古韵、智慧、绿美、文化韵味的现代化天河新画卷,在总长40米、高1米的超尺度画卷中徐徐展开,给参观者带来震撼心灵的冲击力……
出席开幕式的有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何靖、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洪晓龙、广东省政协文史馆副馆长陈宣中、广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李汉强、广州市政协书画院执行院长梁醒虾、广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皮健,天河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邵国明,天河区政协二级巡视员王亚平,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许钦松,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方楚雄,暨南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陈初生,西泠印社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周国城,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梁江,广东美术馆原馆长罗一平,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副主任、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金城,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方楚乔,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志平,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美术家协会原主席汪晓曙,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思东、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张弘、广东画院专业画家黄唯理,广州市美术家协会速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戈等专家、画家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共聚一堂。
40米传统水墨图卷,用现代化手法书画天河
《星汉天河》图卷以天河“一江三山五水”(“一江”即珠江,“三山”即火炉山、凤凰山、龙眼洞森林公园,“五水”即车陂涌、棠下涌、猎德涌、沙河涌、深涌)山水格局为空间线,融入辖内21个行政街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民俗文化、自然风貌等,同时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等内容。图卷色彩明艳缤纷,融汇过渡自然,其内容精细度高,车多、人多、建筑多,仅形态各异的人物就有约2500人,创作难度大。
记者了解到,图卷创作工作自2024年11月开始筹备,期间历经起草活动方案、收集创作素材、组织名家采风、召开创作组委会研讨会,创作思路逐渐清晰,并从观察方位与视角、城市与景观的篇幅比例等方面统一了认识。正式创作从2025年1月18日持续到4月20日,用时近4个月。42位书画名家各尽所能,呕心沥血投入到《星汉天河》图卷创作中,精选天河区内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地标、人文胜景和绿美山水,采用中国传统水墨形式,以深厚的艺术造诣、创新的艺术手法,全景展现天河区的时代风貌。
主笔之一刘思东认为,山水画艺术语言和图式的突破与变革,都应该在实践中检验传统,逐渐更新绘画观念,从而丰富艺术语言。在选择布局中美术家根据现实基础进行创作,巧妙将典型地标、城市山水融入其中,根据地理方位主线,沿途的景观和城市风貌犹如线上的珠子,在藏和掩之间巧妙显现。
作为对天河新貌的呈现,画卷既有自然风光,也有改革开放之后的很多现代化进程、现代建筑。创作中,美术家们成功解决了个性与共性如何共存的问题——在共同当中找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取长补短,碰撞之后再融合。美术家运用中国山水画的境界营造,将现代建筑与传统山水整合为一体,展现了全新的表现内容和审美经验。通过对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的协调,把大美广州、幸福天河的面貌反映出来。
凝结多项“首次”成果,擦亮天河文化名片
《星汉天河》图卷凝结了多项“首次”成果,如首次用40米的中国画图卷,讴歌天河区“变与不变”的关系;首次集结数十位名家,用艺术手法直观展现天河区40年的发展成就;首次将天河区的文化成果,带到广州的重要文化场所进行集中展示,后续还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进一步提升天河城区形象,凝聚发展共识。
“天河是现代化的,也要用现代化的手法来体现天河”。为提升《星汉天河》图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天河区政协创新手段,借助AI技术将图卷活化制作成动态视频,画面中车能跑,人能动,河涌的龙舟还能传出阵阵鼓点声。此外,还设计制作了宣传册、海报、图卷册页、缩小版图卷手卷等产品,用于展览现场及线上线下宣传,用更加丰富的形式生动展示图卷的文化内涵。
“此次书画长卷创造,是深入挖掘天河乃至广州文化软实力的盛举,也是人民政协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广泛凝聚智慧力量的生动实践。旨在以艺术之力凝聚城市精神、赋能城市发展,献礼天河建区40周年,为持续擦亮天河文化名片,助力广州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时代新篇章作出政协新的贡献!”天河区政协二级巡视员、政协书画院执行院长王亚平说道。
开幕当天,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还召开座谈会,大家欢聚一堂,为天河文艺工作发展建言献策。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0日,现场展出《星汉天河》图卷、花絮、小品及创作素材等50件,天河区旧貌摄影作品68件,免费向社会开放。
采写:新快报记者梁志钦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