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22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以“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为主题,在越秀公园举办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
晨光初绽,越秀公园在鸟鸣啁啾中迎来生态盛会。现场举行了“越秀公园生物多样性影像佳作”颁奖仪式,发布了《广州市观鸟导览手绘手册》。该手册由学校老师、自然教育机构、观鸟达人共同梳理,筛选广州市极具代表性的30种鸟类、中心城区23处核心观鸟点位,以及番禺、南沙、从化、增城和花都区的6处典型生境,完整呈现“一核多翼”城市观鸟网络格局,为市民观鸟提供实用指南。
启动仪式后,越秀公园生物多样性自然科普课堂同步启动。近百名中小学生参与了飞羽笔记营、竹林探秘行、绿野运动会等实践活动。
在越秀公园主任刘兴跃的带领下,大湾区高校青年深入越秀公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研工作,同时运用“生命网格APP”开展物种观测,实时采集的数据同步汇入广州市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库,有效提升青年群体科学实践能力,以科学行动助力生态保护。
据悉,广州以“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三位一体模式,构建特色生态保护格局。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广州实现生态保护全民共建,本次活动近千人次参与线下行动,500万+网络传播量见证城市生态觉醒,为现代化国际都市建设树立生态范式。
据悉,广州生态家底持续扩容。广州市物种丰富度领跑华南,记录陆生脊椎动物457种、维管植物3516种。新物种不断涌现。海珠湿地发现新物种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海珠微瓢虫,陈禾洞自然保护区发现新物种广州沿阶草。南沙湿地黑脸琵鹭数量从2016年的18只增加到2024年的91只。海珠湿地建成十余年,鸟类从72种增加至202种,昆虫从42种跃升至903种。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林园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