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日常生活中,眼镜已成为许多人的“第二双眼睛”,为近视的人带来清晰与舒适的视觉体验。然而,对于36岁的梁女士(化姓)而言,眼镜却是长达十余年的困扰——每次佩戴时,她都感到头晕恶心,难以适应。这种不适感极大地影响了她的生活,即便看不清楚也不愿意戴眼镜,这无疑给她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但近日,一副“特殊”的眼镜为她带来了转机。
一个月前,梁女士带儿子到广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复查视力,并计划为儿子更换磨损的眼镜。在与配镜师钟镇杰的交流中,梁女士不经意间提及到了自己的困扰:作为一名有十余年近视史的人,梁女士曾在眼镜店配过两三副眼镜,但每次佩戴都会感到眼睛不适,长时间佩戴更是头晕目眩,难以适应。如今,她的视力愈发下降,甚至出现了空间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对于开车上班时必须佩戴眼镜却无法保障出行安全的现状,她感到十分焦虑。
凭借多年的丰富经验,配镜师钟镇杰意识到梁女士的问题可能与屈光参差有关,即双眼度数差异较大,导致双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一,进而引发视觉不适和视功能障碍。他向梁女士说明了这一情况,并详细解释道:“对于屈光参差患者来说,普通镜片往往只能解决单一的屈光问题,但无法解决因双眼屈光参差导致的物像大小不一的问题,这会导致融像困难,进而引发视疲劳、单眼抑制、弱视、空间定位障碍、立体视功能下降以及其他视功能损害的现象,即使不断更换新眼镜也难以适应。”他介绍,目前已有针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即通过验配不等像镜片来进行矫正。这种镜片能够解决屈光参差带来的物像大小不一的问题,还能强化和增加立体视与空间感、距离感。成像大小可以通过大脑的补偿机制进行融像,从而产生立体视。
为进一步确认梁女士的屈光参差情况,钟镇杰建议她进行一次详细的验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梁女士的左眼裸眼视力为0.7,而右眼仅有0.2,双眼度数相差高达300度,属于高度屈光参差。主治医生李贤芳指出,由于梁女士此前没有验配合适的眼镜来矫正屈光参差,导致右眼视力持续下降,双眼度数差距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她的立体视功能,影响她对空间距离的判断。因此,梁女士佩戴普通眼镜时会感到头晕,开车出行时也会感觉空间判断障碍。
为解决屈光参差导致的出行难题,在医生的建议下,梁女士决定验配不等像镜片进行矫正。这种镜片基于双眼的具体度数与视觉特点,能通过改变镜片厚度、曲率或者镜眼距,有效补偿双眼成像的差异,缓解双眼因屈光参差导致的不适。随后,配镜师钟镇杰通过帮助梁女士进行试戴和精细调整,为她量“眼”定制了一副不等像眼镜。
大概半个月,梁女士就完全习惯了这副新眼镜,以前戴普通框架眼镜时那种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的不适感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清晰和舒适的视觉体验。近日,梁女士回院复查,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戴镜矫正视力已经达到了1.2。
针对梁女士这类屈光参差问题,李贤芳特别提醒:当两眼屈光度相差为球镜(近视或远视)≥1.50D、柱镜(散光)≥1.00D 时,即被视为屈光参差。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空间距离判断障碍、眼睛酸胀干涩、头痛,甚至引发斜视,损害双眼协同工作能力。因此,一旦发现屈光参差,应尽早就医,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保护双眼健康。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钟镇杰 李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