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23日,“垃圾分类新时尚 绿色环保校园行”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教育实践活动在广州市回民小学北校区火热开展。本次活动旨在构建“儿童参与-家庭践行-社区助力-学校赋能”四维共育机制,将垃圾分类教育转化为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活动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越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广州市回民小学承办,光塔街道办事处、越秀区教育局、共青团广州市越秀区委员会、少先队广州市越秀区工作委员会、广州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将垃圾分类“新时尚”融入日常教育
舞台上,广州市回民小学的学生们带来精彩的垃圾分类主题情景剧,生动演绎孩子们眼中的环保事业;台下,参观者们正在仔细观摩孩子们用可回收物制作的精美展品。“垃圾分类新时尚 绿色环保校园行”活动给参观者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
“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号召广大团员、少先队员及青少年踊跃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争做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倡导者与引领者。”越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联合越秀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少工委、各街道,共同发起‘垃圾分类新时尚 绿色环保校园行’行动,希望通过今后每所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相关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环保责任感,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全民行动。”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智能回收柜体验区,智能投放柜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参与,孩子们和家长一起,通过扫码开柜、分类投放,获取礼品奖励,体验现代科技与环保的结合。
而在广州市回民小学的和园种植园里,广州市回民小学党总支部书记吴小兰向参观者展示了学校将垃圾分类融入日常劳动教育课程的情况,“我们鼓励学生将午餐剩余的厨余垃圾以及日常打扫到的有机易腐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利用堆肥区和堆肥桶进行堆肥,制作环保酵素,我们还会将肥料和酵素用于种植园的花朵、蔬菜种植实践等,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从5月19日至5月25日,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精彩活动在全市11区陆续开展,本次活动也是宣传周的主要活动之一。据悉,越秀区在宣传周期间推出“1+18+N”立体化活动矩阵,以特色街道主会场为核心,18个街道分会场同步发力,百余场特色活动覆盖机关、社区、校园、商圈等全域场景,形成全民参与的澎湃合力。
以“小习惯”提升“大文明”
据介绍,近年来,广州市坚持将校园作为培训文明行为的主阵地之一。通过课程融入、互动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青少年群体,通过家校联动,让学生带动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形成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区的辐射效应,让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形成常态化机制,覆盖幼儿园至中学全学段。
同时,深入实施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文明创建专项行动,大力开展青少年助力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行动和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团员青年、中小学生、市民群众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讲座、桶边引导、现场监督等志愿服务,引导社会各界自觉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绿色低碳的文明习惯,以垃圾分类的“小习惯”提升整个社会的“大文明”。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通讯员 成广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