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扫一下二维码,很快就有人解答子女入学方面的问题了。”在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企业新入职员工对地方政府的便捷服务赞叹不已。
从广佛产业园工地现场接待到民生项目代表认领,从治理难题协同攻坚到地区经济聚势赋能……近年来,汤塘镇人大在开展主题活动中大胆探索、用心实践,坚持用“加减乘除”开方,着力解决企业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惠企做“加法”,强化服务持续性
汤塘镇现有企业200多家,为充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镇人大通过推行“分片包干+行业联动”常态化走访机制,了解企业当前生产经营难题,积极开展惠企政策宣讲,以优质服务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我们要深入企业调研,主动靠前一步,只有沉下身子走访,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才能让企业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汤塘镇人大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镇人大累计开展走访50余次,实现了动态多维度掌握企业、项目推进情况,及时了解企业发展诉求。
联系做“减法”,强化沟通增效性
汤塘镇人大依托“粤当家”平台,在各村(社区)联络站内全面公开人大代表“二维码”,实现“实地走访+云端问需”双线并进,企业、群众只需扫描二维码,短短几秒钟,屏幕上呈现出汤塘镇驻站人大代表个人信息,精准将诉求直达代表。
针对企业建设用地需求,镇人大代表与县自然资源局实时沟通,协助企业用地审批服务,推行早介入、早指导、早预审“三早工作法”,指导项目在土地征收预公告阶段,提前介入协调,排除组卷障碍,并联办理前期手续,同步完成相关工作,为项目征地组卷节省30%的时间。
综合做“乘法”,强化保障精准性
人大代表在走访排查中发现,国道G106线、省道S355线长期存在路面破损、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代表们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督促城建、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对辖区内4条重点线路开展全面整治。目前,3条线路已高质量完工,实现道路颜值与通行品质双提升。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我们对道路进行拓宽改造,拆除妨碍视距的建筑物,划分车道并增加信号灯。”汤塘镇人大副主席欧阳德龙说。镇人大还组织人大代表不定期走访辖区企业,主动帮助排查安全风险隐患,筑牢企业安全生产底线。
纾困做“除法”,强化解难长效性
“园区通了公交车,出行方便多了。”在广佛产业园等车的员工高兴地说。园区投入使用初期,多家企业向代表反映“乘车难”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得益于人大工作的“三张清单”。
镇人大按照《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规定》,规范工作流程,设计《问题清单》《认领清单》《公示清单》,构建起受理、分析、交办、反馈的工作闭环,采用“销号式”督办方式推进落实。广佛产业园人大代表联络站将群众“乘车难”建议转化为代表建议,以问题清单形式交办至县交通运输局跟踪办理,最终促成园区公交专线开通。
镇人大还多次邀请企业代表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主动梳理分析。对需要上级部门协调的诉求,人大代表积极提出建议,推动产业园物流专线构建、企业供水供电完善等问题得到落实或答复。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