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李某华和李某民等人为谋取非法利益,在网上搜罗了大量全国各地的男性身份资料。他们利用AI技术,将被害人头像合成到虚假不雅照片里,伪造出这些人跟女性发生性行为的假象。接着,他们把这些假照片,附上包含勒索财物内容的信件,通过街边邮筒平邮的方式邮寄给全国各地的被害人。
受害者收到信后,一般会通过微信联系他们。这时,李某华等人便威胁说,如果不给钱,就把这些不雅照片公开出去。通过这种办法,李某华等人诈骗到了14万元,其中,李某华、李某民各分得赃款2.8万元。
有一天,他们开车到广州,将制作的大量敲诈勒索信件通过多处街边邮筒进行平邮投递。当天邮局工作人员就从一个邮筒里发现了114封他们寄出的勒索信件。
2024年8月,李某华、李某民被民警抓获归案。经检查发现,在李某华的U盘内存储大量的已删除男性头像的不雅图片及被害人个人信息、头像照片。
案发后,李某华、李某民通过家属赔偿了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审理该案认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索取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
本案中,被告人为谋取非法利益,在互联网上收集被害人的身份资料和头像图片,利用照片合成技术伪造成被害人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不雅照片,后将上述照片及包含勒索财物内容的信件邮寄至被害人,待被害人与其取得微信联系后,再以公开其伪造的不雅照片的方式向被害人勒索财物,该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荔湾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李某华、李某民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该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法:法官提醒,AI技术越来越成熟,除了照片,甚至能合成动态视频,更加逼真难以分辨。广大网民要谨慎处理个人信息,避免随意泄露给陌生人,以防止信息被非法获取,同时需要提高对敲诈勒索行为的警惕性,如收到不明来路的照片、视频,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注意保留图片、视频、信息、信件等,及时报警处理,避免圈套、掉进陷阱,造成财产损失。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京 毛毛雨
通讯员 龙滋霖 许艺玲 云法宣 林绮虹 郑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