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如何让草珊瑚变身“黄金叶”?近日,广州市驻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带着思考,走进清远英德市创美农业的万亩茶园。在镇党委副书记、工作队队长张益民的带领下,考察组深入车间田头,为当地特色林下经济草珊瑚产业寻找“破局密钥”。
在创美农业的智能化加工车间,全自动萎凋机、数控发酵设备让考察组眼前一亮。“从鲜叶到成品要经历18道工序,每批产品都有溯源二维码。”企业有关负责人的介绍令工作队印象深刻。更让考察组振奋的是,这家年产值超亿元的广东省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帮扶车间”带动周边100多名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达3.6万元。
“他们的茶园亩产效益是我们的5倍。”福堂镇草珊瑚种植大户覃大叔摸着茶叶包装线上的激光喷码设备感慨道。目前,福堂镇草珊瑚种植面积虽达1300余亩,但多以原料直销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
座谈会上,双方碰撞出合作共赢的“火花”。“草珊瑚本身具有药用价值,能否与英红九号拼配成养生茶?“创美农业研发负责人提出的设想,引发热烈讨论。企业展示的“微众生”“聆红”系列茶产品,让工作队看到了品牌化运作的无限可能。
“我们的草珊瑚品质上乘,缺的是深加工技术和市场渠道。”张益民坦言。经过深入交流,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创美农业将提供技术指导,共同研发“草珊瑚茶饮”等创新产品;福堂镇则依托壮瑶文化IP,打造“尚福壮乡茶”特色品牌。
考察归来,福堂镇有关负责人和工作队召集当地种植户开会。“企业答应下个月派技术员来指导我们草珊瑚茶加工!”镇党委委员贤家武带来的好消息让会议室沸腾起来。目前,福堂镇已划定300亩试验田推行有机种植标准,并计划引进茶叶制作先进设备,首批“草珊瑚茶”产品预计年底面市。
在良善村草珊瑚种植基地,村民韦大姐边除草边憧憬:“听说以后咱们的草珊瑚能做成茶包、饮料,价格能翻好几番哩!”据福堂镇乡村振兴办介绍,相关项目落地后可直接带动200余农户就业,预计种植户年均增收1.2万元以上。从单纯卖原料到打造全产业链,壮乡的“绿叶子”将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钟晶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