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南沙政务自助机完成系统升级并在香港和澳门进行部署,港澳用户通过“人脸识别+电子签章”可10分钟内办结20余项用电业务。这一突破恰逢《南沙方案》实施三周年关键节点,标志着粤港澳电力规则衔接从“制度设计”迈向“应用深水区”,为区域融合注入发展新动能。
资质互认开先河:跨越伶仃洋的“电力虹桥”
2024年,针对港澳企业面临的内地电力资质壁垒,南方电网协助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细化制定港澳电力企业在广州南沙区域的资质采认标准,创新推出港澳企业资质互认机制,助力3家港澳企业、7名专业工程师成功获得内地市场准入资格。庆盛片区招胜雍尚湾养老院项目率先采用香港低压供电标准,开创了港澳电力服务标准在内地落地的先河。
广州南沙自贸区成立十年来,广州南沙供电局高标准推进电网建设,新建变电站35座,供电能力提升2.2倍,平均停电时间已缩短至“8分钟”区间,供电可靠性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规则衔接优服务:跨境办电“无差别”体验
2022年7月,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于在香港设立实体办事机构“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并增设“南沙政务自助机”。目前,该服务已覆盖中环、尖沙咀等6大核心商务区及新界社区中心。今年,该政务机迎来了系统升级,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港澳证件认证+电子签章”三重核验体系,在10分钟内完成电费查询缴纳、用电报装、电子发票开具及新能源项目申报等20余项高频业务。
平台设置简繁双界面智能切换功能,满足香港用户操作习惯。目前该政务机在澳门也完成首次部署,同时“南网在线”app开设“南沙专区”,实现了与香港中华电力、港灯、澳电等大湾区电力企业的互联互通,标志着港澳用户无需跨境即可办理在南沙的用电业务。
威华eBike是一家专注于高端运动电动单车研发与生产的港资企业,其创新产品凭借智能物联技术与卓越骑行体验,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洲市场。为扩大产能,布局大湾区,该公司在广州南沙大岗镇投资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之前跨境办电一直困扰着这家企业负责人,如今在香港通过“南沙政务自助机”的跨境办电服务就可轻松办电,这一案例生动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政务服务协同方面的突破——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跨境壁垒,让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共享区域产业链优势,加速产业布局与升级。
人文交流心相通:以电为媒绘就粤港澳“同心圆”
电力不仅是能源,更是情感的纽带。广州南沙供电局挂牌成立粤港澳工程师合作促进服务中心,组织三地青年开展技术研讨、团青研学,累计促成跨境项目3个。参与项目的香港工程师表示:“这个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日的南沙,港澳规则衔接已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交通枢纽和商业区配备欧标充电桩,让港澳车辆畅行无忧;广州南沙供电局定期走进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开展“安全用电进校园”活动;承接落实港澳青年百企千人实习计划,十年来累计接收80余名港澳实习生,提供丰富的实习经历,并创新开展红色电力研学。
同时,广州南沙供电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无人机电氢电池研制”关键技术研发、低空遥感数据服务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从民生服务到产学研融合,我们以电力为纽带,构建起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的新格局,让规则衔接真正成为可感可知的生活便利。”广州南沙供电局党建人事部主任王斯斯这样说道。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李文梓 张伟欣 洪林 杨智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