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脑瘫专家团队高水平、高质量医疗服务。2025年6月29日,深圳华侨医院隆重举行“亚洲脑瘫外科之父”徐林院士名医工作室签约揭牌仪式,将为整个华南地区脑瘫患者带来国际领先的诊疗技术,同时也将为脑瘫患者治疗走出粤港澳大湾区、福射东南亚、输出“深圳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徐林院士是中国骨科神经学及康复的奠基者、脊柱非融合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脑瘫外科的开创者,师从“世界断肢再植之父”陈中伟院士,是中国首位骨显微外科博士。其早在1990年在亚洲率先应用SPR术治疗脑瘫痉挛;1991年完成全球首例颈段SPR手术,攻克上肢痉挛难题;首创SPR术中神经监测设备,显著提升手术精准度;构建全球首个脑瘫多学科协作联盟,救治超3万多例脑瘫患者,惠及全国32省,被国内外医学界誉为“亚洲脑瘫外科之父”“中国好医生”及中国康复医学会终身成就奖。
中国侨联常委、深圳市人大代表廖志仁表示,“徐林院士名医工作室”落地深圳华侨医院,是医院学科建设、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后又一重要里程碑,希望以院士工作室的成立为契机,切实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努力打造成为国际国内脑瘫外科治疗新高地,为更多脑瘫患儿及其家庭带去希望与光明。
深圳华侨医院院长胡明彦表示,医院将全力支持院士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相信在院士的指导和帮助下,粤港澳大湾区将有更多的脑瘫患者实现从“不能走路”到“跑起来”的跨越。
深圳华侨医院副院长董文广在致辞称,深圳华侨医院脑科中心从创立之初,便以“破局者”姿态深耕脑瘫脑病领域,建成华南首家儿童脑瘫脑病三级“外科与康复一休化”诊疗体系,年手术量突破3000余例,开创上广深跨境脑科MDT多学科会诊平台,惠及全国和东南亚周边国家的患者。如今,复杂病例仍需远赴北京求医的遗憾终成历史,院士带来的“脑瘫外科与康复一体化”新模式,将使脑科中心多学科联合诊治的技术体系、专家体系和临床疗效有质的飞跃。
据了解,徐林院士将每月亲临深圳24次,核心任务之一是亲手培育一支跨学科的精英团队。“脑瘫治疗绝非单一科室能够完成,它需要骨科、神经外科、康复科‘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国际知名矫形外科专家陈建文教授着重强调了多学科协作(MDT)的必要性。
徐林院士表示,院士名医工作室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把现代医学的前沿技术与传统中医的智慧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未来团队将以工作室为平台,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一系列工作,为华南地区更多脑瘫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并推动深圳乃至全国脑瘫事业的发展。
徐林院士的规划主要包括:院士工作室将成为提升科研水平和医疗技术能力的强大引擎,依托深圳华侨医院,建立辐射华南乃至东南亚的标准化脑瘫治疗示范基地,整合其核心SPR技术、陈建文教授擅长的数字化微创骨关节矫形与重建技术以及中国儿童康复泰斗唐久来教授系统化康复方案,真正落实“三分手术,七分康复”的脑瘫一体化治疗新模式。
“院士名医工作室”还肩负着让先进技术普惠更多患者的使命。徐林院士坦言:“许多患儿家长并不知晓手术可以解除痉挛,或者因经济压力望而却步。”为此,未来工作室计划通过建立基金会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源,重点帮扶偏远地区和经济困难家庭的患儿,努力破解“因病致贫”的困境。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