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在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提质升级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省交通集团所属广清高速横荷服务区以“城市客厅·低碳典范·产业共融”模式获评“特色类”典型案例。
横荷服务区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横荷街道,处于广清高速横荷站和龙塘站之间,自2024年9月30日运营以来,快速实现从传统服务区向“城市功能延伸体、区域经济催化剂”的转型,为全省服务区升级提供了可推广的示范经验。
凤城客厅展风华,农旅融合助振兴
横荷服务区作为广东交通集团重点打造的“交通+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化身清远“城市客厅”,将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其服务楼采用 MALL 型现代建筑风格,巧妙融合清远 “凤城文化”,独具匠心的设计尽显城市底蕴,从外观上就给过往旅客留下深刻印象。
服务区的商铺布局紧扣清远 “山清水韵、物产丰饶、农家风味”的地域特色,把服务楼公共区域打造成展示清远魅力的窗口。东、西两区分工明确,东区作为旅游产品推介专区,汇聚各类清远特色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方便旅客带走清远美好回忆;西区专注农特产品销售,摆满当地新鲜果蔬、特色干货与手工艺品。
广清高速负责人廖舜亭表示,服务区十分注重挖掘清远本土文化,“清远好风土”“驿美客”等特色平台纷纷落地,全方位展现地域文化。在“乐驿”便利店、“清远鸡食府”等场所,清远农特产品于乡村振兴专柜及专区集中售卖,既丰富司乘购物选择,又为农民开辟增收新通道,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光伏智慧绘绿景,人文关怀暖旅途
在低碳发展浪潮中,横荷服务区成为行业标杆。服务区高效利用东、西区综合服务楼4000余平方米屋面,建成 816KWp的屋顶光伏电站,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运营,预计年均发电80万千瓦时,满足综合服务楼约40%用电需求。
作为广东交通集团“广州— 粤北”超充示范路示范点,服务区配备90个充电桩,其中7套全液冷超充桩实现“一秒一公里”极速补能,“超快充”模式下一杯咖啡时间即可满电,适配所有车型,彻底破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全方位助力绿色出行。
智慧化建设是横荷服务区的一大特色。以智慧厕所为例,门外电子屏的“三色动态标识系统”(绿色-空闲、红色-使用中、橙色-保洁中),结合语音提示与 LED 灯光指引,实时显示厕位状态,实现“零等待如厕”。此外,服务区还集成智能门锁、客流监测、氨气浓度警报等智能模块,将科技融入服务细节。
在人文关怀方面,横荷服务区精心打造“人文关怀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温馨港湾・司机之家”等特色空间,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树立起 “需求全覆盖、服务高标准”的行业典范。
廊道贯通兴经济,产消联动谱新篇
在产业融合方面,横荷服务区创新推出极具特色的“后门经济”模式。服务区(东区)后门新开通一条人行通道,精心打造“人流通勤廊道”,这条通道如同一座桥梁,直连清远高新区5公里产业带。通道采用石墩与楼梯进行物理隔离,严格实行“行人专用、车辆禁行”管理模式,实现高新区与服务区的智慧互联。
“这一创新设计是我们与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共同规划的成果。”廖舜亭表示,凭借这一创新举措,高新区众多工厂与企业的员工被吸引至服务区,有力带动了餐饮、零售等消费增长。同时,当地农产品也借此机会拓宽了售卖渠道,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服务区货架,形成“交通+产业+消费”的良性循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成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范例。
横荷服务区通过“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不仅成为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服务区典范,更为“绿美广东”及绿色低碳交通发展树立了优秀榜样。未来,横荷服务区将持续为司乘人员提供更优质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 通讯员 黄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