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中国卒中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天坛脑血管病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作为脑血管病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目光。会议深度聚焦脑血管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精心设置了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二级预防、康复治疗等多个领域的专题论坛。会议期间,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等形式,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共同探讨卒中防治领域的前沿科技与临床应用转化。
《脑心清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疗效观察及用药经验分享》也在本次大会的“每日新闻”中进行报道。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但是,该类药物在减少或缩小斑块体积、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另一方面,现有中成药及中药的相关临束研究报道较为零散,缺乏足够的证据供临床医师广泛应用。因此,亟需一种安全高效、服用方便的药物填补这一空白。
北京市隆福医院杨云霜分享介绍,脑心清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疗效观察试验中,将符合条件的患者按2: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脑心清片组,60例)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接受为期6个月的药物治疗及6个月的停药随访,总观察期1年。
结果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性分析得出,脑心清组积分≥3分患者左侧、右侧颈动脉及双侧颈动脉积分服药期间及停药6个月无显著变化,但是左侧、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长度在服药第3个月、第6个月、停药6个月下降趋势,部分有统计学意义,左侧斑块长度在服药第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左侧、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在服药第3个月、第6个月有下降趋势。中医证候学评价得出,脑心清片能够显著改善与循环障碍相关的眩晕、头痛、失眠、健忘中医临床症状;同时每个复诊阶段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6个月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糖脂代谢指标分析得出,脑心清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值(Glu),服药第3个月时,脑心清组Glu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停药6个月Glu值也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脑心清片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从服药第1个月开始,该组Hcy值持续下降,停药6个月仍保持下降态势,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血脂四项影响得出,脑心清片能够降低甘油三脂(TG)水平,服药第1个月出现下降趋势,服药第6个月、停药6个月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脑心清片对“血管清道夫”、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有调节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脑心清片组HDL水平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即使停药6个月,仍保持较高水平。
基于试验数据及患者反馈,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脑心清片的用药方案总结及调整建议是,脑心清片每日剂量2.46 g(0.41 g/片,6片),优于每日3片。在保证总剂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患者用药习惯选择顿服或1日多次服用。同时建议服用脑心清片3个月后再复查颈动脉彩超,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动态评估疗效,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而对于LDL水平偏高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建议联合降脂药物(如他汀类)以增强疗效。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