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广州即将又多一家民营美术馆?8月29日,平行线美术馆将在广州天河ICC环贸中心6楼正式开馆,开馆首展将推出疗愈艺术家刘嫄的个展,知名艺术策展人、广东国际艺术周创始人彭文斌表示,在CBD设立精致美术馆,让艺术渗透到高消费人群的生活与工作场景中。
“未来艺术平台七维发展体系”(下称:平台)是彭文斌近年着重搭建的艺术运营思路,他介绍,艺术展览是平台的核心场景,旨在通过多元化展示形式实现艺术价值的发现与传播。线下方面,平台策划学术展与商业展的双线策展模式,为艺术家构建学术与商业双驱动,如“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沉默艺术家挖掘计划”等,并与商业空间合作,将艺术植入商场、酒店等场景,提升大众接触艺术的机会。线上则通过3D虚拟展厅、艺术家短视频、艺术家纪录片等增值内容,打破时空限制。在艺术应用创新上,平台推出“展览IP授权”模式,将优质展览内容输出至其他城市或与品牌联名,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许多艺术家擅长创作,却在商业运营上存在短板。”彭文斌表示,平台提供从作品数字化建档、法律咨询到职业规划的全方位服务,并建立“艺术评论家智库”(广东艺术周聘请了皮道坚、杨卫、王端廷、王春辰、张子康、王萌、段君等10多位知名艺术批评家担任学术顾问),为艺术家提供专业建议,提供定制化职业规划(如:创作方向/商业合作路径/创作系列及价格定位)。
此外,平台开发了艺术家影响力评估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帮助艺术家优化发展路径。 平台聚焦艺术家个人IP打造、运营及托管,已经成功孵化出艺术家刘嫄“幸运符”艺术疗愈IP,以及联名孵化出艺术家胡巍“四喜财神”艺术财富IP。
此外,平台还构建了“专业+大众”双轨教育生态,既与美术学院合作推出“艺术商业管理与艺术经纪人”认证课程,培养行业人才,也面向大众推出艺术通识课及儿童启蒙课程。
彭文斌特别提到,“广东艺术周研习社,将采取线下训练营和体验营模式,采用线上短视频+直播答疑的形式,让艺术教育更接地气。
为促进中国艺术的国际传播,平台推出“艺术出海计划”,与国际机构合作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巡展”,如“艺术新加坡”“艺术迪拜”“艺术香港”等,助力艺术家走向全球。平台创立了“香港当代艺术联盟” ,旨在集结国际国内的优秀当代艺术家,形成更加多元的艺术交流、交际与交易。
艺术不仅限于画廊,还要赋能企业、品牌与城市。彭文斌举例,平台已与上市公司合作,将艺术家作品转化为产品设计元素;同时参与城市公共艺术项目,如地铁壁画、社区焕新计划,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成功的将艺术周合作艺术家区焕礼、刘永刚与上市公司中进集团的微压艺术氧舱进行了艺术联名合作。
针对艺术投资的高门槛问题,平台推出“艺术家未来收益权”产品,让投资者分享艺术家作品增值收益,并设立艺术孵化基金,支持潜力创作者。此外,平台开发了艺术品交易系统,推动版画、数字藏品等标准化产品的流通。
彭文斌希望通过“未来艺术平台七维发展体系”构建出艺术价值从发现到变现的完整链条,并通过跨界合作与全球化布局,推动艺术行业的创新发展。他表示,“广东国际艺术周将继续探索艺术与商业、城市、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中国艺术生态注入新活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梁志钦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