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眼花缭乱的精美竹木器具,地道的春砂仁、腊鸭等阳春土特产,让游客“食过返寻味”的风姜鸡……端午前夕,2025阳江阳春高流河墟非遗文化系列活动在合水镇高河村拉开帷幕,短短三天时间,吸引游客超过40万人次,带火乡村文旅。
高河村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流河墟所在地。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阳春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传承与创新中推动“千年古墟”焕发新活力,让游客“流量”变成文旅消费“增量”。2024年,高河村获评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为阳春乡村文旅再添一张亮丽“名片”。
古墟新生打造特色IP
谷邦桥头,天光云影共徘徊;鱼鳞坝下,清澈河水奔流不息……初夏时节,走进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高河村,高流河墟留下的余韵扑面而来。
每年农历五月初四,一年一度的高流河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蔚为壮观。“1000多年前,冼夫人打了胜仗归来,在高流河边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后来形成了一方风俗,每年端午节前,人们自发赶来,集市成墟。”高河村党总支书记陈钊说,相传,古墟当日,竹器、木器放到高流河水中浸一浸不会被虫蛀,小孩在河里洗澡会体魄强健、不生痱子,这些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近年来,阳春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文商旅体深度融合,“让阳春走向更多人,让更多人走进阳春。”立足高流河墟等特色资源,市、镇、村合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文商旅体融合IP。
5月30日至6月1日,2025阳江阳春高流河墟非遗系列活动在高流河畔举行,现场设有竹木器具、特色美食及农特产品展示展销等功能区域,其间举行高流河墟文化主题方阵巡游、高流河墟文化主题舞台剧、文艺晚会演出、惠民系列演出、粤剧专场演出等活动,为群众和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持续三天的活动,为地方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合水镇人大主席曹伟源告诉新快报记者,今年和去年举办的高流河墟非遗系列活动,均吸引游客超过40万人次,为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一站式”解锁文旅新体验
错过了热闹非凡的高流河墟,也许会让来到高河村的游客略感遗憾。不过不要紧,位于高流河畔的阳春市非遗文化竹器生态博览园(以下简称“竹博园”),成为“一站式”打卡的乡村文旅新地标。
作为阳春市落实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赋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竹博园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以竹为主题,采用“前园后坊”的独特布局,分为竹器手作街和阳春市非遗文化竹器生态博览馆等,不仅是展示竹艺文化的窗口,更是集生态体验、旅游观光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博览园。
“去年建成开园,免费对外开放,吸引了许多人来玩,尤其受到亲子家庭的欢迎。”博览馆讲解员许婷婷带着新快报记者进入馆内,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了解冼夫人的故事和高流古墟的历史,还可以感受源远流长的竹木器文化及“指尖上”的精湛技艺,同时,馆内还详细介绍了阳春根雕、高流河墟等阳春非遗项目,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从常见的竹筐、竹筛、竹篮、竹椅,到精美的竹灯罩、工艺品、藤条编制的手提包……走进博览馆外的竹器手作街,琳琅满目的竹艺品,丰富了游客的购物体验,让游客们在欣赏乡村美景、领略非遗魅力的同时,把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精美“手信”带回家。
在陈钊看来,竹博园的落成和开放,一方面搭建了文化交流的窗口,为更多游客提供了非墟日也能打卡的好去处,更好地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寻味!跟着美食去打卡
今年“五一”前,阳江市“5·1”文旅宣传推介发布会上发布了10条旅游线路,其中一条即是田园牧歌、漠阳味道两日游线路,高河村的“风姜鸡”等特色美食,是游客跟着美食打卡不可或缺的“味道”。
位于高河村附近S113省道沿途的美食街,汇聚了多家以“风姜鸡”为招牌的饭店,每到饭点,驾轻就熟的食客纷至沓来。通过擦亮高流河墟“金字招牌”,高河村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至,许多人在体验了“舌尖上的高河”后成了“回头客”,促进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随着高流河墟火“出圈”,高河村乘势而上,在阳春市、合水镇大力支持下,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条件,推动乡村风貌提升,创新文旅业态,丰富游客体验,“串珠成链”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以点带面助力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彩色集装箱集市、水涵管餐厅、围炉煮茶营地、树上咖啡厅……沿着高流河溯游而上,分布在两岸的新打卡点,目前已经建设完成,只待引凤来栖。
“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引入企业运营,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约3万元的收入。”曹伟源说,今年以来,合水镇争取资金投入,推动实施高河村典型村建设提升项目,充分挖掘高流河及其周边的文化、历史和民俗资源,把更多游客引进来、留下来,带动乡村文旅提质增效。
“我们正在建设路边停车场,增加停车位,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陈钊表示,为满足游客需求,景区周边新增12个公厕,鱼鳞坝一带的河道增加了灯光和雾森系统,提升旅游品质。下一步计划建设特色民宿、乡村酒店等,不断完善“墟期共庆 平日可游”的高流河旅游线路,以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打卡攻略]
●景点必推
★高流河墟
高流河墟已有1400年历史,被誉为“岭南第一墟”。近年来,高流河墟除了传统特色的竹木器展销,还上演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竹博园
这里不仅可以聆听冼夫人的传奇故事、感受高流河墟等非遗魅力,还可以体验“指尖上的竹艺”,把心仪的竹艺品带回家。
●美食推荐
★风姜鸡
“够鲜”“够味”“够火候”的风姜鸡,是高河村的一道特色美食,用风姜熬制的汤底,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吸引了许多人“食过返寻味”。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 迪
校对: 任倩妮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