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今年7月,广西昭平县茶叶龙头企业将军峰集团频传喜讯:在2025年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将军峰”以6.14亿元品牌价值强势跻身行业第27位,较去年大幅跃升17个名次;在2025广西红茶·茉莉花茶大会中,“将军峰有机红茶”荣获“茶叶品质评价证书(五星)”“广西十大红茶优秀品牌”。
这份荣耀,是粤桂协作推动昭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1.27亿元建设粤桂协作产业项目,其中,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为原则打造“一园四基地”茶产业集群,为昭平这一传统产业开拓新局面,为昭平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
协作机制创新,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茶产业是昭平特色支柱产业。东西部协作以来,粤桂两地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为原则,发展茶产业集群。自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粤桂协作财政资金1.27亿元,已建成“一园四基地”(“一园”即昭平城北茶产业园,“四基地”即走马镇福行、西坪、昭平镇马圣、马江镇盘古茶叶种植基地)产业集群模式,整合各方资源,推动茶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在粤桂协作资源的助力下,园区企业纷纷迎来转型升级的契机。驻昭平粤桂协作工作组(简称“工作组”)组织园区企业到广东参观新型茶叶生产设备,引导企业进行技改,提高生产效率和茶产品品质。其中,将军峰集团引进贺州第一条“超高速研磨高倍还原液体茶”生产线,实现年产茶浓缩液5000吨、产值1.1亿元的突破。同步建成杯茶全流程产业链,实现从原料种植到终端产品的闭环管理,显著提升竞争力。
目前,园区已吸引将军峰、鹊鸣春、澳新等28家企业入驻,形成“茶园基地-生产加工-创新研发-电商销售”全产业链闭环,实现年产各类茶叶750吨,产值达2亿元以上。产业园带动全县27万亩茶园标准化种植,为4.5万余人提供就业岗位,75个村集体年增收超3.5万元。2022年,产业园被评为首批自治区粤桂协作乡村振兴“一县一园”企业,成为粤桂协作的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将军峰集团创新“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与昭平县70个村集体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实现分红超300万元。通过“五统一”服务(统一农资、技术、标准、检测、销售),带动茶农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
工作组介绍,2025年持续深化茶产业集群发展,投入粤桂协作资金2870万元打造昭平县现代六堡茶全产业链构建提升项目,建成后由将军峰集团进行运营,可年新增六堡茶500吨产能,预计实现超5000万元产值,新增100个就业岗位,并为受益村集体稳定增收90万元以上。
科技赋能品质 “双线驱动”畅通内外销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工作组依托粤桂协作平台,积极联合广东乃至全国的科研机构、高校等资源,为昭平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其中,将军峰集团联合广东茶科所、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创建广西首个茶产业链科研平台"昭平茶科技小院",开展茶树品种改良、智能管护等研究。通过从茶园管理到加工工艺全程严控品质,构建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标准化体系。通过“清晨嫩叶采摘+多环节筛选”机制与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产品获得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有机认证,2023年出口销售额达1260万元,2025年6月更实现20吨大宗茶首次出口东南亚,货值超400万元。将军峰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投入使茶叶品质稳定性提升30%,为品牌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市场拓展方面,粤桂协作构建了“双线驱动”营销体系,推动昭平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乘风破浪。在线上,依托京东、天猫等平台开设旗舰店,2024年线上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30%;线下,通过昭平优品购物节、广州农交会等活动,推动产品进驻广东108家商超,并在香港设立乡村振兴体验馆,打通港澳销售渠道。其中,将军峰绿茶、红茶等4个产品获“圳品”认证,成为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标杆。
产业融合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粤桂协作的推动下,昭平县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将丰富的茶文化资源与独特的自然风光相结合,打造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茶旅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堡茶农文旅示范园和茶叶小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六堡茶农文旅示范园位于昭平县走马镇福行村,是集六堡茶生产、展示、仓储、商贸、体验、康养、休闲度假观光、产学研为一体的茶(农)旅示范园区 。茶叶小镇位于昭平镇,以茶产业为核心,将茶文化融入到建筑、景观、民俗等各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氛围。目前,这些茶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增收100万元。
为了进一步深化茶旅融合,2025年,粤桂协作在黄姚镇投入500万元打造粤桂协作农旅示范园(二期)项目,将进一步丰富民宿配套产品和业态,围绕茶研学,继续深化“茶文章”的打造,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