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广州为十五运准备了哪些硬核科技?7月15日,由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全运会·看广州”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和自动驾驶领军企业小马智行,带领调研一行深入了解一批神器。
预计减少近200吨二氧化碳排放
赛事有许多户外场景,如何应对暴晒产生的高温和高能耗考验?第十五届全运会正成为粤港澳科技合作的“展示窗口”,广州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的一批“黑科技”,将为这场体育盛会注入绿色与智慧动能。
其中最受关注的“绿色技术”,当属被称为本届全运会“降温神器”的被动辐射制冷涂层。这项技术借助微纳米仿生涂层可反射90%以上的太阳光,同时通过中红外线辐射向外散热,无需耗电就能让志愿服务站表面温度降低15℃以上。
此外,研发团队突破了传统降温涂料“非白即浅”的局限,调配出多色系配方,让科技与城市文化美学实现了无缝融合。据研究院建筑物能源研究中心经理朱龙潜博士介绍,这项无源型制冷技术首次服务全运会,目前已为全市近百个志愿服务站完成5000平方米的喷涂。赛事期间,预计可节约38万度电,减少近200吨二氧化碳排放,为全运会装上了“绿色引擎”。而赛后,这些服务站将转型为社区服务点,让这项技术持续为民生“降温”,真正实现“一届全运、长久受益”。
另一项来自码石科技的AR导航系统,则为全运场馆装上了“智慧大脑”。依托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研优势,该系统已覆盖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天河体育中心等五个场馆,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供1-3米精度的3D动态导航——观众能轻松找到座位、洗手间等设施,行动不便者还能获取专属无障碍路线规划,让观赛体验更显便捷与暖心。
这些科技成果的背后,是粤港澳科技合作的深度融合。“全运会是技术展示的绝佳舞台,已有合作伙伴主动找上门。”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明博士表示,从“会呼吸”的降温涂层到“认路”的智慧导航,粤港澳科技正以全运会为窗口,书写着“科技赋能赛事、服务民生”的精彩答卷。
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全天候服务
作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小马智行携其自动驾驶Robotaxi服务深度参与赛事保障,以“安全、舒适、智能、高品质”的出行解决方案,成为十五运会的“科技担当”与城市出行的“创新名片”。
据公司广深研发中心副总经理黄凯霖介绍,针对赛事媒体接驳、嘉宾出行、市民保障等场景,小马智行将投入百辆以上自动驾驶 Robotaxi,覆盖广州、深圳两地赛事关键节点,包括媒体中心、核心场馆、主要酒店、白云机场、广州南站等,形成点到点智能出行网络,满足运动员、裁判员等群体需求。
乘客可通过小马智行 App、高德、如祺出行等第三方平台一键叫车,实现从 “传统司机服务” 到 “机器人服务” 的升级。现役第五代、第六代车型已具备成熟开放道路运营能力。即将投入的第七代 Robotaxi 更有三大突破:采用 100% 车规级零部件,自动驾驶系统成本较上代降 70%,平台化设计适配多车型,稳定性与可靠性显著提升。
“我们会在赛事相关区域设置站点,结合全运会官方小程序等流量节点,让用户便捷搭乘。”黄凯霖表示,车辆将覆盖中心城区及机场、高铁站等高快速路场景,提供全天候服务。尽管并非所有场馆均全覆盖,但核心流量节点与现有开放道路场景高度重合,确保赛事期间高效接驳。相关服务将在十五运会开幕后正式投入运营,以稳定可靠的表现助力赛事顺利举办。
文图、视频: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实习生 贾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