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17日,第九届“创客广东”广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下称“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下称“西电广研院”)举行。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共计78个项目,历经层层选拔,在决赛的舞台上演巅峰对决。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管一级调研员史春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正处级组织员马博等领导出席活动。参加本次决赛的专家评委、企业代表、创客团队,以及来自银行、投资机构、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媒体等250余人线下参会。
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大赛在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下,由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西电广研院承办。大赛吸引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255个项目参加,同时邀请广州地区龙头企业深度参与项目评审,加速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构建了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发展生态。
龙头赋能:挖掘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潜力
史春风在致辞中表示,广州正加速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力。作为省和国家试点城市,广州已获得中央、省、市三级财政共4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与机器人、时尚美妆、定制家居、服装和箱包等行业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马博在致辞中表示,西电广研院将以承办本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通过产研一体、协同创新、资源整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积极探索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有序融通的发展范式,把学校的创新势能转化为湾区产业升级的不竭动能,为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龙头企业可协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发展实际问题,又有一定盈利能力,能够战略投资优质项目。”肖雄是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解决方案工程师。此次,他以赛事评委的身份出现在赛场。肖雄介绍,佳都科技也会投资一些初创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佳都科技还会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为初创企业提供获取订单的机会,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创新驱动:78个项目汇聚前沿领域力量
自本届大赛5月底启动以来,共有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255个优质项目报名,经过严格筛选,最终有78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技术结晶彰显创新价值。西电广研院副教授徐长卿带来了“宇航集成电路辐射效应仿真验证平台”项目。这一项目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并采用自研故障注入加速算法,显著提升了仿真效率,提升达53.5倍,极大缩短了芯片设计验证周期。
智能制造领域,高端装备填补国内空白。广州因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硕带来“高速显微 AOI 视觉缺陷检测平台”项目。该项目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纳米级 AI 视觉检测空白。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先进设备实现人工替代。广州天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研发总经理龚贺带来“交通行业全域无线智能巡检系统”项目。该系统可以替代轨道交通的人工巡检,在方兴未艾的低空经济领域,亦可通过智能化手段大有作为。
“评审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优质中小企业项目层出不穷。”肖雄举例指出,有中科院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水下基础设施重建机器人;有经历过多次迭代、技术日益精进的管道检测机器人;还有具备较强可测算性、重新定义标准化方案的公辅车间数字化节能系统等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8个领域的参赛代表们,展示了中小微企业在创新、就业、民生改善方面的强大动力和无限潜力。
赛事加持:“一条龙”服务提升发展质效
路演结束后,广州市艾佛光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潘怡冰回忆,有位评委从财务角度展给予了专业的指导。“他理解我们半导体行业的前期投入很大,对于我们在五年内实现扭亏为盈感到惊喜。”潘怡冰说,“他认为我们企业处于行业较优水平,这种认可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副秘书长易宇鲲作为评委专家,看重创业项目的核心技术竞争力。赛后,他结识了一位路演代表。“这个项目深耕无创CGM(连续血糖监测仪)核心传感器,这对技术条件要求极高。”易宇鲲说,“我正好认识一个做相关产业的市场团队,就引荐双方认识。”
根据决赛排名,此次赛事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共16个奖项,奖金总额22万元。16位获奖项目将作为广州的“种子选手”在接下来的省赛、国赛中展露风采。
以赛为媒,以创为帆。这场汇聚了政、产、学、研多元力量的巅峰对决,不仅展现了广州初创项目“破茧成蝶”的蓬勃锐气,更铺就了一条大中小企业共生共荣的融通之路,助力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图加速照进现实。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