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有工作队牵线搭桥,我们去年对接了黄埔区的企业,今年继续合作。”走进大山深处的连州市全家乐家庭农场,返乡创业的农场主唐国文和新快报记者分享丰收的喜悦。果农们将带着露珠的水晶梨分拣、装箱,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7月17日上午,清远连州市大路边镇人民政府、广州市黄埔区驻大路边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大路边镇工作队”)联合举办大路边镇特色水果产销对接会暨消费帮扶活动,邀请大湾区及连州市企业与当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户齐聚一堂,聚力打通从枝头到舌尖的最“鲜”一公里,全面打响助农增收的攻坚战。
搭平台,强化产销精准对接
连州水晶梨、鹰嘴桃、火龙果、葡萄、李子……活动现场,琳琅满目的特色水果“鲜”声夺人。其中,被称为“解暑神器”的连州水晶梨,不仅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更成功转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路边镇水果品种多、品质优,随着水晶梨、鹰嘴桃、火龙果等应季水果陆续大量上市,我们举办产销对接会,持续推动优质产品出山入湾,切实帮助种植户拓宽销路、增加收入,希望打个漂亮仗!”活动伊始,驻大路边镇工作队负责人开篇点题。
“好产品离不开好销路。”会上,大路边镇人大主席成莉萍表示,水果产业不断壮大,是农户用心浇灌的丰硕成果,又是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通过本次活动,搭建产品展示、产销对接、合作共赢的平台,推动大路边镇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本次活动是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有效解决农户‘卖货难’的问题。”省“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驻连州市工作队有关负责人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推动特色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找订单,助农拓宽增收渠道
“我们对大路边特色农产品有浓厚兴趣,尤其看中这里的生态及产品优势,希望能够满载而归!”参与活动的东莞市盛汇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代表说。
从田间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这次产销对接会打通了大路边镇特色水果等优质农产品出山入湾最“鲜”一公里。在活动现场举行的签约仪式上,来自广州市黄埔区等大湾区和连州市的16家企业,与黄埔—大路边消费帮扶馆签约合作,通过消费帮扶实现双向奔赴。
“欢迎大家到果园来,寻找合作共赢的机会。”在大路边镇磊角岭村,唐国文除了种植150多亩水晶梨,还种有鹰嘴桃、玉竹等,其家庭农场去年入围“广东省标杆家庭农场”。通过工作队牵线搭桥,他与广州市汤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牵手合作,不断拓宽产品销路。
“大山里种出来的火龙果品质一流,是非常健康的水果。”连州市煜豪种养专业合作社代表卓爱青说,合作社目前种了120亩火龙果,“希望政府帮我们把好产品卖到大城市,让更多人尝到大路边的好味道。”
参加对接及签约活动的带货主播连州“小腊妹”林碧乐,面对水果种植大户的热情邀请表示,活动结束后就去果园打卡,顺便拍一些视频,为接下来的直播带货做准备。
“我们把销售荔枝的成功经验复制过来,力所能及助农拓宽产品销路。”来自黄埔区的广东顺天道智慧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钟国城表示,这次他带着订单赴会,要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深入各处果园了解产量、品质等情况,助力大路边镇优质水果销往全国各地。
多措并举,推动兴业强村富民
“希望多举办类似的活动,把我们的优质产品推出去,为企业、农户创造增收的机会。”大路边镇商会负责人的发言,道出了当地企业、合作社及广大农户的心声。
立足大路边镇所需,工作队充分发挥黄埔所能,多措并举持续深入开展消费帮扶助农增收活动。驻大路边镇工作队负责人介绍,在组团帮扶牵头单位黄埔区人大全力支持下,黄埔—大路边消费帮扶馆建成并将正式启用,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队引进东莞市盛汇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在大路边镇设立农产品收购点,并积极协助该公司选址建设物流园,助力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促进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黄埔区“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驻连州市工作队成员,挂职清远民族工业园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叶玮鹏表示,驻市工作队携手黄埔区驻连州市大路边镇、星子镇、东陂镇、西岸镇及阳山县大崀镇工作队,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在广州市黄埔区、越秀区等地开展2025连州水晶梨采摘季消费帮扶系列活动,“加大消费帮扶工作力度,助力连州优质农副产品出山入湾”。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 飞
校对:池翠萍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