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当青春力量邂逅桑榆晚情,一场以艺术疗愈为翼的温暖行动,在广州铁职院学子的实践中悄然展开。这个暑假,黄蕊带领着团队聚焦老年人精神需求,以“爷爷奶奶看镜头”定格岁月、借艺术疗愈抚慰心灵、用修复旧照片唤醒回忆、凭陪伴给予温暖,持续深耕社区老年人艺术疗愈服务领域,为老年群体打造了一场专属艺术养老盛宴。
践行“治理+叙事”,以温情叙事凝聚多元力量
在社区活动中心与养老院里,“爷爷奶奶看镜头!” 是黄蕊及团队成员最常喊出的“魔法咒语”。团队分工协作,有人手持相机捕捉老人最本真的笑容,有人耐心引导调整姿态,有人负责后期整理照片,将岁月沉淀的故事封存在光影里:为金婚夫妇记录相濡以沫的深情对视,帮独居老人留存独属于自己的生活神采。这些照片不仅化作老人晚年珍贵的情感载体,团队成员还通过深入挖掘与整理文化故事,构建社区“文脉”记忆,让老年群体的人生故事被更多人听见,这种“治理+叙事”的实践,让养老不再是单一主体的责任,而是凝聚起社区邻里、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温暖合力。
为此,团队以持续的行动深入探索“平台+服务”服务模式,通过定期组织艺术疗愈课堂、旧照修复沙龙等活动,并运用“1+1+N”社区服务模式,构建1个艺术养老体系,打造1个社区艺术疗愈互动平台以及衍生N个社区智慧艺术疗愈方案,进一步搭建社区老年人艺术展示平台,丰富老年人的展示渠道,让老年人在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
挖掘“数字+疗愈”,以技术赋能定制化艺术疗愈
在艺术疗愈现场,团队的分工让服务更细腻:黄蕊带领技术组钻研 AI 旧照修复技术,让模糊的面容重焕清晰,使残缺的画面恢复完整。队员们则组成“陪伴组”,在修复过程中陪老人回忆照片背后的故事。当八旬赖奶奶看到修复后的老伴合影泣不成声,当退伍老兵汤爷爷捧着年轻时的军装照热泪盈眶,数字技术与情感疗愈在此刻深度融合。团队深耕 “数字+疗愈” 融合路径,将图像修复、艺术创作与数字技术结合,为老人定制个性化的艺术疗愈方案,让冰冷的技术变得温情脉脉,成为唤醒记忆、疗愈心灵的有效工具。
这个暑假,黄蕊和她的团队用行动证明了艺术疗愈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团队协作的温暖接力;养老服务不是单一付出,而是多元力量的共筑共建。这种实践不仅为老年群体带来了温暖与欢乐,更探索出一条青春赋能养老的新路径,为构建更有温度的养老体系提供了生动的青春样本。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庞林林 谢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