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27日晚,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樵山文化中心内华灯璀璨,备受瞩目的2025年国际咏春拳大赛在此擂响战鼓!这项获国际武术联合会认证的七大顶级赛事之一,全球最高规格咏春拳坛盛事,自2024年起连续三年“安家”佛山。今年7月26日至31日,来自世界各地的218支顶尖队伍汇聚这座“中国武术之城”,以拳会友,共赴一场跨越山海的武林之约。
赛事今年首度移师暑假,吸引力爆棚,近4000名选手共襄盛举。从5岁萌娃到67岁老将,从美国、加拿大、法国到印尼、中国香港……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习练者同场竞技,生动诠释着咏春拳跨越国界与代际的蓬勃生命力。
竞赛设置全面升级!套路(拳法演练)、黐手(黏手对抗)、智能功夫桩、实战对抗、全能五大项下设533个小项,精彩纷呈。叶系、阮系、姚系等流派同台“争鸣”,尽显传统魅力;少年拳、青年拳虎虎生风,将佛山校园武术的硕果推向国际舞台。
创新是本届大赛鲜明底色。组委会引入“中华武术智能功夫桩”,以数字化技术革新木人桩功力测评,用科学数据解读传统武术的深厚“功力”;新增欧洲流行的“埋身桩”项目,让不同地域的武术智慧激烈碰撞。这些创新既坚守“无招胜有招”的武学哲思,更以标准化为咏春拳融入现代体育体系铺路。
赛事与佛山城市发展脉搏同频共振。当前,佛山正加速建设环两江先行区与“四山两江”文旅精品示范区,全力擦亮“山水佛山、文武双全”城市名片。以赛为媒,佛山加快打造“功夫+”产业集群,推动功夫文化与城市肌理深度融合,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赛场边,一位来自保加利亚的参赛领队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故事。四十年前,《南北少林》中李连杰的身影,在他心中种下武术火种。此行是他第二次到访中国,黄飞鸿纪念馆与叶问纪念馆的参观之旅,让他对佛山武术文化充满敬意。谈及目标,他坦言:“金奖、银牌固然重要,但能在咏春发源地与各国武者切磋,这种文化体验的过程才是最珍贵的。”
开幕式现场,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精彩上演。开心麻花剧组带来的音乐剧《咏春》选段惊艳亮相,演员们一招一式刚柔相济,将小念头的沉稳、标指的灵动等经典拳法与现代舞蹈的韵律巧妙融合,搭配高燃的说唱旋律,让“止戈为武”的侠义风范在舞台上绽放。据悉,该音乐剧将在7月31日-8月3日再度在佛山南海进行共5场公演。
同步开启的“国际咏春嘉年华”同样精彩。“有功夫 来佛山”主题旅游线路,串联祖庙、叶问堂、西樵山等文旅地标,功夫市集、咏春文创等特色体验,让选手与观众在观赛之余,既能畅游岭南山水,更能触摸千年武术文化的强劲脉动。
赛事不仅是竞技场,更是人才摇篮。组委会联动佛山传媒集团佛山市影视服务中心在开幕式上正式推出“功夫新星种子计划”,邀钱嘉乐、杨盼盼、陈德森三位知名影视人组成“艺术顾问团”,在赛事中发掘武术人才,为功夫影视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体育搭台,文旅联动,经济唱戏。”作为广府文化重要发源地,佛山正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025年国际咏春拳大赛不仅是一场武术竞技盛会,更是一次群贤毕至、高朋满座,系统感受佛山文旅活力的嘉年华,”佛山市副市长文曦表示,期望通过这场高规格大赛,进一步密切佛山与全球武术文化团体及个人的交流合作,持续推动咏春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图/胡睿 符雅雯 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