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24日,在驻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福堂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组织协调下,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章家恩带领科研团队,赴福堂镇永丰村举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华南和东南沿海单、双季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基地”(稻鳝生态高效种养技术集成)揭牌仪式,开展投喂饲料、技术指导等活动,并进行座谈交流。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县委农办常务副主任沈利新,县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启标,福堂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工作队队长张益民,镇党委委员贤家武,永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覃忠仕,驻永丰村第一书记徐有健,驻镇工作队队员以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金定鸿农业专业合作社(下称“合作社”)负责人等参加了活动。
团队向合作社提供了稻鳝综合种养专用饲料、多维氨基酸和大蒜素等功能饲料制剂支持,指导培训农户如何进行投放饲料,讲解稻鳝螺综合种养有关注意事项,走进田间地头实地查看稻鳝、稻螺种养情况,了解稻鳝、稻螺生态高效种养技术集成的进展情况以及经验成效,并对合作社在稻鳝、稻螺种养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稻+”多元化综合种养的做法表示肯定。
据覃忠仕介绍,在科研团队的技术指导下,探索“稻鳝螺虾”生态高效种养技术集成,着力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产”“一地多收”,同步提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座谈交流中,各方围绕“稻鳝螺虾”生态高效种养技术集成,商讨推进生态高效种养技术集成,力争打开富民增收“新路径”。专家结合当前福堂镇和基地发展现状,提出“一二三”发展思路与建议,其中“一个聚焦”是聚焦稻田综合种养与绿色生态循环农业这一核心发展目标,将基地打造为连山第一个千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村;“二个关键”指重视和做好两个关键组合,即切实发挥好“资金+组织”和“技术+管理”对项目的重要支撑作用;“三个给力”即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给力、科研机构给力和村集体给力,“多管齐下”,协同发力,共赢发展。
开展稻鳝生态高效种养技术集成,是坚持“以稻为主、稻渔互促、绿色发展”理念的一次具体探索实践。本次活动旨在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为连山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
工作队将携手镇人才驿站持续跟进项目开展情况,协调推进“稻鳝螺虾”项目,探索推进“稻+”种养技术集成,持续推进“院校+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助力打造立体生态循环农业样板。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徐有健 陈洁 钟晶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