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广州最南端,一座形似巨大折扇的银白色建筑群傲然矗立——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这颗备受瞩目的“湾区明珠”已璀璨点亮,静待八方来客。
据介绍,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总体规划理念为“扇迎八方客,明珠耀九州”。其中,综合体育场、综合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呈C字型布局,面向大海,拥抱湾区。这座集文化、旅游、体育、国防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将成为大湾区开展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的最佳地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即将于本月举办首秀赛事。
面朝大海,观赛赏景两相宜
临海而建,是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最鲜明的特色。站在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体育场,一个跨度约150米、高度约21米的大开口瞬间攫取视线——透过这扇“海景之窗”,伶仃洋的碧波万顷与深圳前海、深中通道的雄姿同框入画。“边看比赛边看海”的独特体验,在这里成为现实。
运营单位广州华润湾心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平介绍,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总体规划理念是“扇迎八方客,明珠耀九州”。三座体育场馆呈C字型布局,面向大海,拥抱湾区。
其中,6万座综合体育场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总高度约63.8米,地上5层,罩棚钢结构实现看台全覆盖,最大悬挑长度62.5米,可满足举办国内外综合性运动会、单项赛事等需求。设计理念“以扇为礼”,整个罩棚如扇面展开,创造了一个中国式浪漫庄重、优雅独特的场馆造型,充分展现岭南特色、中国气派,海场相通的东侧的大开口视窗,跨度约150米,高度约21米,为观众提供绝佳的观海视野和与海共生的展示舞台。“其中的大开口设计,也体现了我们开放与交融的理念,以及广州迎八方来客的城市精神。”周平介绍说,体育场可举办田径、足球等多项体育赛事。
综合体育馆及游泳跳水馆设计理念为“海上明珠,行云流水”,两馆均采用椭圆形几何形体,与主体育场造型相呼应。
2万座综合体育馆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综合性多功能体育馆之一,可举办篮球、冰球、羽毛球、体操等20多项国际标准体育赛事及各类高能级的文化演艺活动,可实现冰场、篮球场快速转换,可承接NBA、FIBA、NHL等国际顶级赛事;看台采用固定看台+伸缩看台、综合马道等设计以满足比赛、演艺等多重需求,充分提高场馆的使用率。周平介绍道,“我们通过体育馆看台视线设计优化,低区座位数比例达到50%,数量达到10000个,能有效保证高售座率,打造4.0场馆迭代产品。高能级定位在粤港澳湾区的同类场馆可以形成差异化的领先优势,集合导入更多的优质资源。”
4千座游泳跳水馆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共设置4片泳池(跳水池、比赛池、训练池、戏水池),可承办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等国内外比赛。
湾区中心,推动粤港澳融合发展
在文化体育上,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的启用,将促进大湾区连心架桥,为粤港澳深度融合注入澎湃动能。
据介绍,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位于广州最南端、万顷沙二十一涌,通过深中通道、南中高速、南珠(中)城际连接珠江东西岸,深圳香港、珠海澳门等湾区城市、机场和港口。从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出发,20分钟可达深圳宝安机场、前海,50分钟可达珠海澳门,交通十分便捷,湾区各主要城市均在1小时生活圈以内。
南沙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是集文化、旅游、体育、国防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将成为大湾区开展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的最佳地点。
在国际影响上,打造世界级交流窗口。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是世界级文化体育地标,是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各大湾区城市进行文化体育交流的重要窗口,将吸引国际文化体育活动进驻湾区,成为粤港澳输出文化软实力的世界舞台。
在产业发展上,建设湾区融合的未来城市典范。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周边片区同步开展高标准谋划,打造“湾区之心、世界舞台”。大湾区体育中心作为片区腾飞的锚点,建立起“场馆建设+片区开发+产业导入”的发展模式,利用可承办国内外顶级赛事及演艺活动的空间载体,充分衔接港澳机制,构筑文体旅产业链,进而将带动片区引入会议会展、大型文旅设施、数字创意等产业。
首秀来袭,三场赛事点燃八月激情
在首赛安排上,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吴家亮预告说,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8月将举办三场公益性体育赛事活动,首赛活动拟以“扇迎八方客・湾区向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举办系列赛事活动,全面检验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硬件运营与综合保障能力,营造全民迎全运的良好氛围。
其中,8月10日将迎来2025年广州城市联赛“三七互娱·新穗商杯”首届篮球联赛第三、四名决赛;
8月23日,将举行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开幕式暨揭幕战。该项比赛创办于2015年,是广东省足协主办的最高水平11人制业余足球赛事,也是中国足协冠军联赛的广东预选赛,优胜队可代表广东省参加中冠联赛大区赛。据透露,今年,南沙区首次组织湾区青年足球队参赛,由南沙及粤港澳大湾区35名青年足球爱好者组成。
8月30日,计划举行跳水冠军交流赛暨奥运冠军打卡活动(暂定名),将邀请知名运动员参加,打造集竞技表演、互动交流于一体的高规格跳水盛会。
在交通接驳方面,赛事期间,将统筹开展“公交+网约车+自驾”三位一体交通保障。开通万顷沙和蕉门地铁站接驳公交线路、设置临时接驳点,赛事期间加密公交班次。同步规划网约车停车位、志愿者引导点、观众集散通道,实现“来得了、停得下、走得快”。
记者了解到,在非赛事、演出时间,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向广大市民开放,通过普惠或免费等形式,让高标准场馆服务市民日常健康生活。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钢威 通讯员 谢子亮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实习生 梁锦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