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来自清华大学集成电路、自动化、化工等14个院系的30名博士生来到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开展社会实践。他们投入到视源电子、海格通信、慕恩生物等14家重点企业“令人心动”的实践岗位中,将所学知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一线,亲身感受这片创新创业热土的发展活力和人才“磁吸力”。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生贺一鸣介绍,他的实习课题是“利用灵巧手(智能机器人)进行螺钉预拧”。在捷普,贺一鸣的灵巧手预拧策略第一次真正落地应用。
对于以应用为目标导向的工科研究生来说,生产一线是最好的“导师”。贺一鸣用“难忘”和“充实”来概括在捷普的实习工作:“我多次深入生产一线调研分析问题,提出相应的定制化解决方案。白天开展实验、处理实验数据,晚上复盘,形成高频闭环,遇到问题能及时与同事、工程师讨论,快速分析与迭代,集思广益,高效推进工作。”
自2023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与清华大学签订共建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黄埔基地协议以来,已经连续三年组织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到黄埔区内各重点单位、企业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据统计,截至2025年,清华大学已累计选派理学、工学、医学和交叉学科等诸多学科、大部分院系的50余位博士生赴黄埔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共完成科研项目27项,解决技术困难21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超10万元。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黄三笑 陆铭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