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日前,广东省职业学校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州职业技术大学举行。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国家职业院校信息化样板校建设项目负责人、广东省职业学校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李绍中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委员会作为全省首个聚焦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省级指导机构,其成立标志着广东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面迈出关键步伐。据介绍,广职大正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并取得显著效果和示范作用。
“学校围绕智慧校园基础平台、数字教学生态、线上办事服务体系、数据服务体系及信息素养养成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数字孪生、大数据决策平台、虚拟仿真、教学质量智能评价、专业数字化改造、AI智能体应用等建设。”李绍中介绍,近年来,广职大积极响应国家推进教育数字战略号召,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着力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教室内的师生教学、日常生活情况一目了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分析,可以为师生人群画像,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消费、作息等行为,以及教师教学科研方面的情况。”在广职大公共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李绍中打开学校的数字孪生虚拟校园系统界面,演示通过系统实时监测校园内教学信息。
该校公共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桌面VR开启了多屏同步教学与人机协同、虚实共生实训的教学模式。由显示渲染、交互追踪等技术构建的3D立体影像,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实训基地的负责老师黄国荣介绍说,目前学校主要开发有“大思政课”“旅游管理”“新能源汽车”“智能建造”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今后将重点开发高仿真、智能化、场景化的虚拟仿真实验资源,以解决传统实训中的高风险、高成本、难实施等“三高三难”问题,让更多学生享受智慧化教学带来的惊喜。
李绍中告诉记者,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得到学校高度重视。他带领团队基于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和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基础,依托教育部立项的“职业教育数据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以及国家职业院校信息化样板校建设项目的研究,于2021年研制了“职业院校数字教学生态构建方案”,并着力推进实践及应用推广。在四年多的实践中,多项成果被教育部在制定相关文件时采纳。
李绍中介绍说,团队基于生态学、教育学和信息学等,提出“内外交互、数智驱动、多维融合、协同创新”的数字教学生态建设理论,构建了由智慧教学子系统、智慧环境与资源子系统、决策辅助子系统组成的与企业等外部环境协同发展的数字教学生态。
“让教学目标有度,教学内容有用,教学环境和资源有力,教学组织有序,教学方法有趣,教学评价和改进有效。”李绍中称,在多维融合系统推进教学数字化转型方面,将制订和实施系列推进教学数字化的方案、制度和标准,打造“6有”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工程,多维度系统推进教学数字化。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得到全国职业院校广泛认可,其团队被邀请在各级各类会议做经验介绍160余次,学校接待13000余人次前来交流数字化建设和应用情况。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通讯员 李东生
图片: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