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分会预测:批发量达118万辆 同比增长25%
8月1日以来,随着各大车企相继公布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销量数据,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除了比亚迪继续以绝对优势领跑销量榜,7月的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小米汽车、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厂商新能源销量创出历史新高,而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车企也创出优异表现。
8月4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随着近期部分爆款新品的推出,加之极具吸引力的政策补贴,以及稳定的供给环境,给消费者更强的购买信心,市场走势总体较强,部分厂商表现超强,带动7月新能源车市场呈现淡季不淡局面。根据月度初步乘联数据综合预估: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8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4%。今年1-7月累计批发763万辆,同比增长35%。
比亚迪一骑绝尘
头部自主车企已从“量增”转向“质升”
作为全球首个全面停产燃油车的车企,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销量上保持着一骑绝尘的态势,7月份以34.43万辆的销量继续稳坐头把交椅,虽同比增幅仅0.6%,但今年累计销量已接近250万辆,规模效应持续显现。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的海外市场表现尤为抢眼,7月份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售8.02万辆,同比增长159.5%。
从目前公布的新能源车销量情况看,吉利汽车位居第二,其7月新能源销量为13.01万辆,环比增长6.3%,同比增长120.4%;1-7月累计新能源销量达85.53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25.5%。根据分析,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品牌战略。如吉利银河品牌,凭借时尚的外观设计、先进的智能配置以及合理的定价,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时,吉利汽车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混动技术的优化升级,提升了产品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助力其在市场中攻城略地。
8月第一天,长安也公布了新央企成立后的首份成绩单,其7月新能源销量达7.9万辆,同比劲增73%。从整体结构看,长安7月新能源销量占总销量比重提升至38%(去年同期为22%);旗下新能源品牌多点开花,深蓝汽车7月份销量达2.72万辆,同比增长62%;阿维塔销量为1.01万辆,同比增长178%。
根据奇瑞集团官方发布的销量快报,2025年7月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54万辆,同比增长44.1%,延续了近年来的高速增长态势。再看长城汽车,其7月新能源车型销量达3.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43.27%,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增速印证了其在智能新能源领域的技术转化能力,尤其在2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表现突出(销量3.35辆,同比增长46.69%)。
此外,东风旗下的岚图汽车7月份销售1.21万辆,同比增长102%;奕派汽车销量达2.79万辆,同比增长70.9%。而北汽蓝谷旗下极狐汽车7月份销量达0.94万辆,同比增长50.35%。广汽埃安方面,7月销量为26557辆,但同比环比均下降。
整体来看,7月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转型和海外市场拓展中持续突破,但头部企业间的竞争焦点已从“量增”转向“质升”,如何平衡规模与利润、加速高端化与全球化布局,成为各家下一阶段的核心课题。
“零跑≈理想+蔚来”
新势力市场分化节奏在加快
新势力阵营在7月份迎来显著的格局变化,零跑、小鹏等品牌凭借爆款产品实现跨越式增长,与此同时,市场呈现出分化节奏加快的态势,下半场的淘汰赛已经开始。
数据显示,零跑汽车7月份销量为5.01万辆,同比增长126.9%,成为首家月销突破5万辆的新势力车企,并连续5个月稳居新势力榜首。有分析认为,这一成绩得益于公司精准的产品策略,7月份推出的全新C11与B系列首款轿车B01形成产品矩阵,以高性价比迅速打开了市场。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年销百万辆是车企生存基础”的判断,正通过规模化效应逐步验证。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和小米汽车也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小鹏汽车7月份汽车销量达3.67万辆,同比激增229%,环比增长6%,创下单月交付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小鹏汽车累计销量已达23.39万辆,年度目标达成率已经超过六成。在7月的销量中,MONA M03贡献了超过15000万辆的销量,新上市的G7也有不错的销售表现。
在首款SUV小米YU7的交付推动下,小米汽车堪称新势力中的最大黑马,其7月份销量首次突破3万辆大关,环比上升约20%。有机构认为,随着YU7的陆续交付,小米销量数据有望维持此态势。
相比之下,下滑较为明显的是理想和蔚来,两家头部新势力企业在7月都交出了近几个月的最差成绩单,环比双双下跌超15%。其中,理想方面,新车交付量已经下滑到了3.07万辆,仅略好于今年一二月份的表现。而7月底,i8车型发布后,资本市场对这款大三排纯电SUV的反应较为消极,股价应声下跌。“撞卡车”舆情,也为理想进军纯电领域的未来平添了几分变数。
蔚来方面,7月卖出了2.1万辆车,也滑落到了年初淡季的水平,“蔚乐萤”三个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在上半年销售只达成了26%的情况下,7月份的销量低迷为后5个月追赶销售进度增加了不小的压力。蔚来集团董事长李斌宣布推出第三代ES8、乐道L90和L80三款大型纯电SUV。其中乐道L90已于8月1日开启全国交付,全新ES8将于8月下旬发布,有望通过产品迭代带动销量回升。
综合来看,7月造车新势力呈现“强者恒强”态势,而行业竞争格局的头部集中化趋势,无疑也加剧了尾部品牌的生存压力。
“含中量”越来越高
合资品牌加速破冰新能源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资车企整体依然处于守势。但在有口皆碑的燃油车基盘以及借助本土化研发及供应链优势下,合资品牌新能源产品“含中量”越来越高,也开始出现了反攻的苗头。
以GLOCAL模式打造的东风日产N7,7月销量6455辆,展现出强劲的市场表现。值得一提的是,该车自4月27日上市以来,订单量呈现陡峭增长趋势,50天内大定突破2万辆,至今累计销量超过1.63万辆,在中大型纯电动轿车市场站稳脚跟,显示出市场对其产品力的认可。
同样,“含中量”颇高的广汽丰田铂智3X也刷新月销纪录,7月交付量达到6834辆,助力广汽丰田7月销量超6.6万辆,同比增长11.7%。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铂智3X,作为首款搭载一段式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的合资纯电SUV,将高阶智驾门槛从30万级拉至15万以内,并实现激光雷达、高通8155芯片等配置下放,有效推动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而其逆袭的背后是一场由中国研发主权移交、华为小米生态合璧、本土化定价革命共同驱动的战略质变。
有分析认为,在合资2.0时代,拥抱中国科技公司,加速新能源产品本土化研发,成为主流合资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无论是东风日产N7还是铂智3X,已展现出本土化研发与中国科技公司赋能对销量的提振,解决了合资品牌纯电动产品“水土不服”问题。接下来几个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更加热闹,别克至境L7、AUDI E5 Sportback以及丰田铂智7等众多本土化产品上市,主流合资品牌逐步有了登上牌桌的能力。
■新快报记者 陈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