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周,江南、华南等地仍会持续高温闷热天气。
明后天,强降雨集中的区域最高气温将普遍在30℃以下,而雨带南北两边都会有高温出没。像是陕西、山西、河北多地,明天开始高温将会“复燃”。
预计13日起,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湿热空气将再次向北输送,闷热天气也会随之向北扩展,因此北方还会迎来一段时间“桑拿天”。
虽然眼下已是立秋节气,但是尚未出伏,暑气未消。近几年,南方大部的高温都要等到国庆前后才会逐渐“熄火”,提醒大家继续做好防暑降温措施,不可掉以轻心。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
未来动向仍有不确定性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生成后,一直备受关注。从今天的云图来看,“杨柳”结构不是很对称,垂直风切变较大,对后期台风发展也不太有利。不过,现在的海温还有29~30℃,“杨柳”的强度可能继续维持或略增强。根据最新预报,预计“杨柳”将以每小时20至25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先略有加强,然后逐渐减弱,并向台湾以东洋面靠近。未来5天对广东陆地和海洋无直接影响。
从目前的天气系统配置来看,“杨柳”未来的动向仍有很大不确定性。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信欣介绍,台风后期的强度变化将对其路径产生影响,“杨柳”强则路径偏西,弱则偏北。有一定的可能性将先登陆或擦过台湾,再影响福建、浙江。也可能由于强度较弱,在东海北部或台湾海峡减弱消失。总之,预报还在不断调整中,提醒沿海的小伙伴们保持密切关注。
广东天气预测:
天气炎热,部分市县有(雷)阵雨
预计,10-13日广东以高温天气为主,部分市县有(雷)阵雨。
10日,南部市县多云有分散(雷)阵雨,其余市县多云间晴天,午后局部有(雷)阵雨。最高气温:除雷州半岛外的南部市县31~33℃,其余市县普遍介于34~37℃。
11-12日,全省大部多云间阴天为主,有分散(雷)阵雨。最高气温:除雷州半岛外的南部市县31~33℃,其余市县普遍介于34~36℃。
13日,全省大部多云到阴天,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或暴雨。最高气温:南部市县31~33℃,其余市县普遍介于34~36℃。
温馨提醒:
1.广东省前期累计降雨量大,土壤含水量高,仍需警惕地质灾害的滞后性。
2.未来几日,广东天气高温炎热,注意防暑降温;午后易发局地热对流,注意雷电、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户外活动、交通出行、旅游的安全影响。
广东疾控提醒:
户外劳动者需防范高温热浪
面对日益频繁且越发极端的高温天气,户外劳动者是高温天气下的高暴露人群,不仅要在烈日下持续作业,还需应对热射病、脱水、心血管意外等潜在威胁。广东疾控8月10日发布提醒:
1.“避晒补水”是关键
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间作业。还有就是适当减少高温时间的工作量,在工间休息时,劳动者尽量在树荫、遮阳棚、空调休息室等阴凉处休息。同时,要定时、少量、多次饮水,首选凉白开、淡盐水,避免大量饮用含糖饮料、酒精、含咖啡因饮料等。
2.“个人防护”是基础
露天作业可以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选择浅色、轻薄、透气的衣物,佩戴宽檐遮阳帽,或者是戴遮阳帘的安全帽。随身携带湿毛巾擦汗、降温,也可以使用便携的小风扇辅助降温。
3.“健康管理”是保障
要保证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应当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多吃蔬果,适当补充蛋白质,避免熬夜。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或肥胖等基础疾病,或处于腹泻、感冒、睡眠不足状态的劳动者,高温下出现中暑的风险更高,应予以关注。
4.“应急处置”保生命
如出现大量出汗、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转移至阴凉的通风处,解开衣物,并且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果症状还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
来源:综合中国天气网、广东天气、广东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