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15日至19日,2025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启幕,系列丛书《非遗玩家》亮相,带领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
系列丛书覆盖不同非遗项目
助力非遗教育从“零散体验”走向“系统传承”
系列丛书《非遗玩家》由中共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越秀区文化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品,丛书融合线上慕课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沉浸式非遗体验、互动游戏和创意展销等方式,展现广府非遗生态化保护与创新传承的成果。
据悉,越秀区于2018年起推出岭南地区首套专注非遗传承的系列丛书《非遗玩家》,该丛书以非遗新生代为主要执行力量,由著名文化绘本《老广新游》团队执笔,陆续出版了广彩瓷、通草画、广绣、岭南古琴、广州榄雕、剪纸、醒狮等共7个不同主题的读本。该丛书覆盖不同学段、不同非遗项目,并配套设计了不同主题的实用课件,涵盖教案设计、课堂活动方案、技艺实操指导等内容,为学校构建阶梯式非遗课程体系提供了完整支撑,助力非遗教育从“零散体验”走向“系统传承”,形成从知识讲解到实践落地的完整教学链条。
《非遗玩家》主笔王大欣介绍,作为教学工具用轻松有趣的语言诠释广府非遗,加入粤语俗语、广府童谣等地方本土元素,教师无需大量备课,可直接将课件融入中小学日常课程开展非遗教学,能灵活适配校本课程或与多学科融合教学,极大降低非遗课程开展门槛。越秀区文化馆馆长张蓉也表示,《非遗玩家》丛书自推出以来,已在广州市内众多学校与教育机构推广使用,收获了良好的反馈。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推广至更多学校、教育机构以及有关组织,让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能接触并使用这套读本,让更多孩子感受非遗的魅力。
为了让读本发挥更大价值,越秀区计划组织更多专业课程,为老师、美育机构从业人员等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系统培训。通过专业传承人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读本使用方法,更好地开展非遗教学活动,从而助力非遗项目在广府文化生态保护区乃至全国的传承与推广。
沉浸式互动体验
羊城书展玩转非遗
记者现场看到,越秀区创新设置“非遗客厅”主题陈列专区内设有多个互动体验项目,包括制作简易版的榄雕小挂件、绘制通草画书签以及尝试基础的广绣针法。每个项目都配备了丰富材料包,方便读者在引导下独立完成作品。
据悉,在每日不同主题的非遗工坊现场教学中,剪纸艺人带领观众玩转非遗技艺;榄雕项目则由传承人手把手教授其传统工艺,针对暑期时期特别设置“非遗亲子课”,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简易非遗作品;广绣传承人演示“一线分十六丝”的绝技;通草画老师现场介绍通草画历史和制作方法,参与者可了解相关知识后绘制作品。
活动现场融合越秀区文化馆AI馆员、多媒体展示、实物展览和讲解等形式,深入挖掘广府文化的深厚底蕴。市民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非遗作品,还能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了解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与匠心。本届书展特别策划联动活动,即在新华展区购书达88元,便可参与每日仅限10人的非遗体验活动。此外,本次羊城书展专门设置了6处特色印章点,其中越秀区文化馆主题展位便有一处印章打卡地。读者收集齐全套印章后,可换取羊城书展专属纪念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