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45岁的陈女士(化姓)发现自己的脖子越来越黑,怎么也洗不干净。她到医院一查,发现自己竟然“中毒”了。
脖子“变黑”没在意
到医院确诊慢性砷中毒
一年前,陈女士照镜子时偶然发现自己脖子似乎“变黑了”,以为是没做好防晒,她起初并没放在心上。可渐渐地,陈女士不仅脖子越来越黑,长出了黑斑,这黑斑还蔓延至四肢,手掌、脚底也莫名长出粗糙硬茧,稍微剧烈活动就气短、全身乏力,她这才赶到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
一查竟发现,陈女士的尿砷检测明显升高,确诊为慢性砷中毒!
医生了解到,陈女士有个习惯,因为常年受顽固性便秘困扰,她每天都需要服用近10片牛黄解毒片,连续口服了两年多。
“你的情况应该跟长期超量服用含砷药物,也就是牛黄解毒片有关。”医生表示,此中成药含有雄黄,它和砒霜、雌黄等都属于含砷矿物,长期超量服用会使砷在体内蓄积,引发多器官损害。
说到砷,大家可能不熟悉。其实,“砒霜”的主要成分就是砷,毒性极强。
砷中毒有何症状?
砷中毒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砷中毒
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乏力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抽搐甚至死亡,应第一时间催吐,赶紧就医。
慢性砷中毒
是长期接触低剂量砷化物所致,可能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疣状增生,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增加患癌风险。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砷中毒?
①少吃砷含量高的海产品
尤其是烘制和烤制的紫菜、海带等,存在砷含量较高的风险。所以,再制海产品不宜多吃。
②避免接触眼睛、口鼻等黏膜
外用雄黄时应避免接触眼睛、口鼻等黏膜,若需接触雄黄要提前佩戴好口罩、手套,接触后,立即洗手。若误服雄黄,应立即就医。
③避免接触砷剂
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砷剂,接触后应及时清洗,若发现有疑似砷中毒现象,请及时就医。
六类人群不宜服用牛黄解毒片
孕妇:该药所含雄黄等成分对孕妇和胎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应禁用。
哺乳期女性:牛黄解毒片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哺乳期女性也应避免服用。
婴幼儿:婴幼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禁止服用牛黄解毒片。
年老体弱者:由于年老体弱者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程度降低,服用该药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脾胃虚寒者:牛黄解毒片有可能加重脾胃虚寒,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不适宜脾胃虚寒者服用。
过敏患者:对牛黄解毒片中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禁止服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此外,即使不属于这六类人群,也不能长期大量服用牛黄解毒片,服用剂量应遵医嘱,切勿自行判定病情后服药。
日常生活中如出现便秘、失眠等问题,可尝试调整作息解决,如需长期大量服用相关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来源:钱江晚报、国家应急广播、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