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电影《再见,坏蛋》近日在广州路演,编剧、导演俞钟携陈明昊、陈宇喆、陶慧、张卓锴等主演齐聚一堂,与广州观众近距离交流影片创作故事、分享角色背后的感动。
导演俞钟:烟火人间无地域,越地方越国际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导演俞钟表示,这次终于实现了用光影描绘家乡的梦想。“幸福里”升腾的烟火气、壮阔的长江大桥、诗意的黄鹤楼、科技感十足的空轨……都在片中一一呈现。面对“为何选择武汉”的提问,俞钟坦言并非只为武汉人而拍,“越地方就越世界”,只是熟悉武汉让他更“得心应手”。他回忆自己就在嘈杂的“里份”里吃着百家饭长大,“码头文化”让街坊们嘴上凶狠、心里柔软,这种矛盾而可爱的气质正是故事的灵魂。“邻里情放之全国皆准,我只是把最熟悉的角落放大给大家看。”
在俞钟看来,影片以七岁男孩豆豆的视角与成人世界交叉叙事,让童话和现实在同一口锅里翻炒”——孩子豆豆代表了“人生”,大人们展现了则是“人性”。
此外,出品人吴京未能亲临现场,通过VCR隔空为影片“打 call”,他坦言,在影片拍摄过程中,被武汉独特的烟火气深深打动——“裹住了胃也温暖了心”。他强调影片不炫技不浮夸,真实贴近生活,精准捕捉了武汉人乃至中国人骨子里的特质。
陈明昊:有些故事,是自己给自己讲的
片中,陈明昊饰演表面凶悍、不羁,内心却异常柔软的主人公“大武”。广州路演现场,当被问及大武是否是真“坏蛋”,陈明昊给出了解读:“有的人是真坏蛋,有的人是在演坏蛋,大武内心不坏却在演坏。”一旁的小演员陈宇喆则一针见血点破本质,“大武叔叔是标准武汉人的刀子嘴豆腐心,是陪伴我一生的大好人!”
陈明昊分享,为贴近角色,开拍前他特意深入武汉体验生活。在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的过程中,“那个说最狠的话,做最暖的事的大武”形象逐渐在他心中清晰、丰满。他动情表示,演绎大武和融入“幸福里”不仅是一次创作,“更是一段特别的生活”。
谈及片中大武被所有人误解却沉默不解释的戏份,陈明昊用富有哲思的话语概括,“有时候,有些故事是自己给自己讲的。”在他看来,这部“悲喜交加”的作品也是现实人生的写照,因为“人生不就是这样吗?笑一会儿哭,哭一会儿笑。”
“豆豆”陈宇喆哭戏真挚引全场泪崩
小演员陈宇喆饰演的“豆豆”是影片的情感核心与灵魂视角,他以孩童的天真直面成人世界的复杂,其乐观坚韧的态度深深打动了观众。导演俞钟及主演陶慧均盛赞陈宇喆的表演感染力,尤其提及他的哭戏真挚动人。陶慧更现场爆料,“豆豆随时能带动我们哭,在现场看见他就忍不住想哭。”俞钟导演回忆拍摄豆豆相关重场戏时,片场氛围格外感人:“大家经常哭成一片”,甚至有演员哭到最后眼睛都肿了。陈宇喆现场也透露了自己的哭戏秘诀:“想一些伤心的事情,伤心点一到,眼泪自己跑出来。”
饰演陶宝儿的陶慧则把影片主题延伸到人生长度,“短暂的生命里,把每一天过得更精彩,是我们帮豆豆完成的,也是帮自己完成的。”她更直言,南北烟火气不分家,温暖可以跨越山海。回忆起自己曾在广州的生活,陶慧对广州的美食赞不绝口,记忆中的烟火气的广州与“幸福里”氛围交织重叠,都有充满人情味的幸福味道。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燕芬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实习生 张齐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