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致富路 两代幸福院 三餐暖心饭
2024年,江西省投入中央和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总计48655万元,用于支持民政等公益事业的发展。全省6000多个福彩销售网点如同涓涓细流,将每一笔源自公众指尖的善意转化为公益的动能,推动乡村巨变,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指数,成为赣鄱大地托举民生福祉的温暖力量。
福彩妙笔谱写古村新韵
远处青山如屏,村内马头墙错落有致,徽饶古道穿村而过——漫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镇南泊村,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徐徐铺展。
瑶里古镇风景区距南泊村数公里,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为南泊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创造了条件。2022年年底,曾在景德镇经商的徐明林回到家乡,将自家老宅改造为“瑶里溪栈”民宿。
“2025年正式营业以来,民宿的经营情况超出预期,平均入住率约70%,最高时达到满房。”徐明林坦言,“这离不开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对村庄人居环境的改善。”
2024年,瑶里镇获得1100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其中,600万元用于南泊村、瑶里村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500万元投入瑶里镇民宿产业发展项目。
在公益金的助力下,南泊村焕然一新——完成仿古街面及路面改造382米,新建护岸护坡100米,新建污水管网1028米,新建生态停车场及广场1300平方米……此外,村口景观打造、路灯安装、宣传栏设置、环境治理等项目也同步完成。
“最初创业时,河道周边环境杂乱,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心里确实没底。”作为南泊村发展民宿的先行者,徐明林欣慰地表示,“现在,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环境越来越美,我对民宿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南泊村党支部书记章志群告诉记者,村容村貌的提升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让村民看到了民宿产业的广阔前景,目前,村内还有7家民宿正在建设中。
55岁的村民潘时好和儿媳自“瑶里溪栈”开业起便在这里负责做饭、保洁,日薪约100元。7月和8月的旺季,两人加起来能够增收近万元。“以前,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孙女,没时间外出打工。”潘时好说,“现在工作就在家门口,走路两三分钟就到,挣钱、顾家两不误。”
这1100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铺就的不仅是平坦的道路,更是通往富裕的希望之路;不仅改造了村容村貌,更重塑了村民对家园的信心与归属感。
公益暖流润泽“一老一小”
7月31日10时,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流泗镇金山村“一老一小幸福院”响起悠扬的二胡声。“村里不少爷爷奶奶会拉二胡、爱唱戏。自从幸福院建成,这里就成了他们的排练场。”幸福院工作人员说。
走进幸福院,多媒体放映室内正在开展老年人防诈骗知识宣讲,旁边的棋牌室里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我常来这里打牌,老伴就在隔壁看电影。”73岁的村民邓金宝笑着说,“过去和老伙计们打牌总没有固定地方,现在好了,棋牌室有空调,夏天可凉快了!”
邓金宝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在外打工,平日家中只有他和老伴,“没想到70多岁还能过上舒心的日子。党对咱老百姓的这份关怀,让我特别感动!”
二楼的儿童活动室里,工作人员正带着孩子们做游戏,欢声笑语不断。流泗镇副镇长董雯介绍:“孩子们放学后可以来这里看书,村里的退休教师可以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
这份“稳稳的幸福”源于福彩公益金助力的改造提升。2024年,金山村投入150万元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升级为“一老一小幸福院”,其中有130万元来自福利彩票公益金。如今,这里不仅有图书室、学习室、活动室和各类运动器材,还购置了3000余册图书供村民阅读。
“2022年以前,我们儿童福利院室内都是大白墙,一楼尤其潮湿,墙皮剥落严重。”曹老师是九江市儿童福利院的社工,同时也是院里孩子们的大姐姐。在儿童福利院成长起来的她,2015年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这里工作。多年来,她见证了福利院的发展变迁。
2022年,在640余万元福彩公益金的助力下,九江市儿童福利院对院内综合楼加装了消防喷淋系统,提升了整体消防安全水平;对儿童生活区墙面实施了软包处理,不但有效防潮,还让儿童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舒适。2025年,福利院还将依托300余万元福彩公益金,对综合楼副楼进行升级改造。
一股股暖流精准注入“一老一小”最需要关爱的领域。每一份关怀、每一处升级、每一个笑脸,都清晰印证着福彩公益金托举民生的关键作用。
幸福食堂烹出民生温度
走进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甘棠街道南司社区幸福食堂,映入眼帘的是20多种荤素搭配、口味多样的菜品——红烧肉软烂入味,清炒时蔬翠绿鲜亮,还有炖汤、蒸菜、地方特色小炒……
南司社区幸福食堂于2025年5月建成开业。“开业前,我们深入调研了周边社区老人的用餐习惯,发现不少老人晚餐常以稀饭和剩菜对付。”食堂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幸福食堂已成为许多老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更好满足老人需求,食堂不断优化服务:夏日供应绿豆汤,晚间提供面条、水饺、馄饨等食物。自开业以来,食堂日均接待量稳定在120人次左右。
这份便捷与温暖的背后,是福彩公益金的有力支撑。2024年,浔阳区积极争取并投入福彩公益金292.5万元,用于构建完善的助餐服务体系。其中,245万元用于建设补助、47.5万元用于运营补助。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助餐网点(幸福食堂)25家,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区。
如何让幸福食堂真正惠及最需要的老人?浔阳区探索出了一条普惠、精准的路径。食堂普遍采用自助餐形式,按重量计价,形成梯度餐标。同时,对高龄老人给予精准补贴:7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天可享2元就餐补贴,80周岁及以上老人补贴标准则提高至4元。
“浔阳区常住人口约26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6万。”浔阳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况紫琴表示,“‘吃饭’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是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感、获得感的大事。”幸福食堂项目通过科学布局网点、优化服务模式、精准实施补贴,努力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物美价廉、营养健康的暖心饭、安心饭。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浔阳区,一处处名为“幸福食堂”的小小空间,正升腾着最朴素的民生温度,践行着“为社会造福、为生活添彩”的福彩使命。
■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 通讯员 中福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