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老场馆焕发新生
赛场内外“黑科技”扎堆
AR指路、数字人答疑、无障碍翻译……
广州如何靠全运“潮”出新高度?
听听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广州赛区执委会相关负责人的声音
解锁这份硬核又走心的“全运会”攻略!
01
场馆新
30个老场馆“微改造”
今年借助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将“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的理念继续贯彻到底,全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新一轮提升优化。
据市执委会场馆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唐仪兴介绍,广州赛区30个场馆将全部利用现有老场馆改造,采用“微改造”方式,统统是“老演员”重新出道。
经过一番精雕细琢,搭配周边17个精致街区升级,“城市逆生长”赓续历史文脉,实现全运红利全民共享。
绿色瘦身
谁说节能环保就得牺牲体验?广州积极探索实践绿色低碳场馆改造路径,打造了一批绿色场馆新标杆。
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华丽变身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还有大学城体育中心的攀岩场,直接完成“零碳”蜕变。
秘密武器就是“太阳能光伏”的多场景应用。6个场馆加装了超1.3万平方米的光伏设施,天河体育中心降碳率达52%以上,年节省电量100万kWh以上,省奥体中心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约352吨,大学城体育中心每年省电约22万kWh以上......
这波“绿色瘦身”,硬核又时髦!
赛后利用
本次场馆改造以“兼顾赛时赛后利用”为原则,在升级中考虑到了市民户外运动,推动场馆街区在赛后转化为市民健身文化新地标:累计增加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城市“绿肺”瞬间扩容;完善19处户外运动空间、升级10条户外健身跑道,下楼就能动起来;提升18个地铁站点,看比赛、去运动,交通都不是问题。
省奥体中心体育场二层平台增设2.8万平方米公共空间和1条可全天候使用环形跑道,更有一条3公里长的AI智慧跑道,等你来刷圈打卡。
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外围铺设了国家田径协会认证的941米专业健身跑道,二层平台增设了700米的风雨健身跑道,预计年均可服务市民跑者超千万,这不仅是体育场,还是“人民的体育公园”。
历史碰撞
老建筑会“说话”,当历史碰撞新潮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在本次改造中,广州深挖场馆历史文化底蕴,赓续千年文脉,让老场馆讲出新故事。
省人民体育场巧妙融入岭南骑楼设计,更酷的是,拆除场馆北侧部分看台、增设联通平台,打通了一条750米的“红色时光隧道”,沿着烈士陵园-英雄广场-省人民体育场的一条广州传统红色纪念轴线,跨越千载的传统在开放与创新中焕发新生。
而越秀山体育场通过巧妙色彩设计,与周边历史环境协调融合,将足球元素融入标识等设计,延续老广们的独家记忆。
艺术点金
谁说基础设施只能冷冰冰?广州偏要玩出艺术感。
天河体育中心周边251根平平无奇的柱墩,被艺术美化,融入体育运动、广州特色、岭南文化、潮流活力等元素,瞬间变身为吸睛的城市公共艺术。
大学城体育中心更是“青年友好”担当,布局越野滑轮、攀岩等多项年轻人热衷的极限运动场地,成为年轻人社交运动的新主场。
02
科技足
以科技赋能“智慧全运”
据市执委会数字技术部副部长李刚介绍,本次赛事指挥系统使用了💡广州MOC指挥系统,将赛事管理与城市整体运行深度融合。
系统整合四十多类结构化监测数据和海量视频监控数据,融合人工智能、AI数字人、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赛事态势“一屏统览”、赛事事件“一键指挥”、赛事运行“一网协同”。
除此之外,本次还有众多“黑科技”加持,👀看看这些已落地或即将登场的“未来科技”:
跑腿高手
自动驾驶物流车:采用L4级无人驾驶技术,集成多源环境感知与高精度路径规划系统,已应用于十五运提前赛饮用水、餐盒等赛事物资的配送。
氢能源物流配送车:以氢气为燃料,具备零排放、无污染的显著特性,已应用于十五运会饮用水的物流配送保障工作。
氢能应急电源车:固态储氢技术的氢能应急电源车,具有绿色零碳、高效节能等优点,为全运会重要活动、赛事、医疗急救站点等提供主供电源。
导航达人
AR导航:满足观众、用户及特殊群体的多样性场内导航需求,目前,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中心、广州市体育馆、广州残疾人运动中心数据均已接入,已在十五运提前赛中应用。
“全运广州”小程序:一站式搞定所有赛事信息与城市服务。“赛事日程”、“赛事新闻天天看”等服务模块,实现赛事赛程、赛区场馆介绍、赛区新闻等资讯及时推送,一手掌握赛区赛事动向,汇聚场馆导航、观赛指引等信息。“场馆导航”“无障碍服务”“便民地图”等核心模块,为广州赛区各个群体提供便捷出行指引与个性化服务对接,上线“玩转”版块,涵盖广州“必游、必吃、必住”多元场景,还能AI生成旅游路线。
贴心助手
数字人志愿者:提供导览、赛事咨询、城市周边观光旅游等智能交互服务。将有效减轻志愿者工作,降低人力成本30%,服务响应效率提升50%,目前,线上已在“全运广州”小程序完成集成部署,线下计划在7月完成终端设备部署。
咖啡机器人:配备全自动与点单交互模块,提供24小时无间断贴心服务,熬夜观赛来一杯。目前,已进场布设至广州赛区执委会集中就餐点,同步探索商业与公益结合的运营模式,推进在接待酒店、一场三站等场景的应用。
手语翻译:线上线下双轨覆盖,提供无障碍沟通支持,线上已深度集成至广州赛区“全运广州”小程序,支持手语视频翻译;线下计划在残特奥会接待酒店部署6台交互式终端设备,实现面对面手语对话辅助,确保赛事服务平等可及。
导盲六足机器人:具备复杂地形适应、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功能,能够帮助视觉障碍人群安全独立出行,目前正开展场地辅助测试场景规划,已确认测试场景,计划投放10台,11月在开幕式场馆、接待酒店和抵离场所进行调试。
03
文创靓
老字号文创雪糕将上市
市执委会市场开发部常务副部长黄远飞表示,通过联合爱心企业,推出全心‘手’护助残服务、体育场馆惠民健身跑道捐赠等7个公益项目,已累计捐赠价值约2700万元。
在票务服务方面,通过广州赛区女子U16足球赛及排球测试赛,向市民免费发放门票10万余张,让市民提前感受“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独特魅力😆。
黄远飞介绍,他们重点推荐了“非遗主题”“美食特色”“乡村振兴”“湾区特色”“东西部协作”等领域的代表性本土企业、协作企业参与特许经营,在广州率先落地全国首家特许商品展示店、旗舰店。
目前,121家特许零售店已遍布全市核心商圈、地标建筑、文旅景区及交通枢纽,赛会徽章、毛绒公仔、醒狮盲盒、广彩瓷器、陈皮茶饮等在内的精美特许商品应有尽有,市民、游客的消费热情持续高涨。“特别预告一下,由广州老字号企业打造的十五运会文创雪糕即将上市,诚邀大家届时品鉴‘打卡’”。
来源:科普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