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日前,由西泠印社、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广州市海珠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广州市海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画院、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广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主办,广州市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十香园纪念馆承办的“问瑶——陈斋邝以明诗书画印作品展”在十香园纪念馆(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怀德大街3号)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60余件作品,涵盖书法、绘画、篆刻、诗文和著述,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在诗、书、画、印和学术领域的博采兼修,更呈现出他在当代语境下对传统艺术融合与互动的深入探索。
本次展览以“广州印迹”“梦中家山”“龙虫并雕”三个部分展开,全方位、多维度地铺展邝以明在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的探索轨迹。从对岭南地域的抒写刻画到对心灵家园的诗意造境,从诗、书、画、印的融合实践到学术与艺术的共生互促,三个部分有机贯穿、联系,充分展现出其艺术创作的鲜明个性。
本次展览不仅呈现了邝以明的艺术成果与学术积淀,更收获了多方赞誉,获得业界肯定,引起学术共鸣。
西泠印社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术团体之一,也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全国性印学社团,在业界具有极高的声望。本次展览,西泠印社发来贺信,对展览的举办表示祝贺。贺信中提到,西泠印社社员邝以明兼修诗文、书画和篆刻创作,积极推动西泠风华,播撒岭南。西泠印社对其在艺术与学术上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预祝展览圆满成功。西泠印社的致贺,不仅是对邝以明个人艺术造诣的认可,更是对本次展览学术价值与艺术水准的肯定。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陈传席先生在序言中提到,邝以明走着博采兼修的路子,默默坚守先贤延续下来的诗书画印“四全”的追求,并将之与时代相结合,在专才辈出的艺坛中显得难能可贵。陈传席先生分别对邝以明的中国画、书法、篆刻和诗文均作出点评,认为其诗、书、画、印“见法度,见意趣,见神韵,见人格,见性灵”。
邝以明深耕画学、书学、印学,其沉潜求索,汇真知与灼见于一炉;又兼擅诗、书、画、印四艺,其躬行践履,融文心与艺境于一体。“问瑶——陈斋邝以明诗书画印作品展”是邝以明在艺术与学术道路上辛勤耕耘的一次全面呈现,也是传统文艺的传承相续和当代探索,展览在学术与艺术层面为岭南艺脉的传承与发展展现出一条探索的路径,在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格局中,值得关注与细加体会。
采写:新快报记者梁志钦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