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2025年8月26日,“旗展华南 砥柱中流——华南人民抗战历史专题展”在广东省档案馆开幕。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将持续至12月底。
全面展示华南人民抗战历史
广东省档案馆馆长李军晓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根据省委工作安排,我们联合有关单位,精心筹备了本次展览,充分运用近年来文献史料档案征集和学术研究成果,汇集400余幅图片、50 余件(套)实物展品及丰富的音视频资料,系统展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华南人民众志成城、英勇抗敌的历史。”
据介绍,整个展览的面积约1500平方米,展出图片和实物均从广东省档案馆、省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及各地市有关场馆里精心挑选而出。
多个重要展品在这次展览中亮相。如《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各校学生和各界青年同胞宣言》(1935年12月20日)、抗日战争时期《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队歌》雕版印刻、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队徽印章等。李军晓介绍说:“侵华日军‘伪钞战’罪证、华南细菌战‘波第 8604部队’名册等档案资料,以及一批反映广大侨胞家国情怀的抗战侨批等,均为新近征集并首次面向公众展示。”
打造多个场景装置,丰富观展体验
展览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民族危急 奋起救亡”,主要展现抗战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引领下,广东党组织领导华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与广东文化抗战的蓬勃发展。
第二部分,“日军暴行 铁证如山”。分为“大举实施军事入侵”“惨无人道的屠杀”“经济掠夺与文化摧残”等三个单元,主要展示日军军事入侵华南过程,犯下的累累暴行,以及对华南的疯狂掠夺与奴役统治。
第三部分,“建立武装 英勇抗敌”。分为“广东党组织的发展及抗战部署”“东江及港九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琼崖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珠三角、南路及潮汕地区抗日游击战争”“香港秘密大营救”等五个单元,主要展现广东党组织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创建华南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斗争的光辉历程。
第四部分,“港澳台侨 共赴国难”。分为“港澳台同胞命运与共”“海外侨胞心系祖国”“抗战中的侨批”等三个单元,主要展现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全力支援祖国抗战的感人历史。
第五部分,“战略反攻 夺取胜利”。分为“华南军民反攻”“日本帝国主义宣告投降”“欢庆伟大胜利”等三个单元,主要展现华南人民在党领导下,与全国人民共同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更是综合利用多媒体及展项设计,打造多个场景装置,丰富观众的观展体验。比如,综合声光电场景,围绕华南文化抗战介绍短片,以抗战版画、期刊杂志、救亡音乐等作品打造沉浸式观展空间,全方位呈现文化人士以笔为枪,以剧援战,以歌动员,以画为媒,投身文化抗战的历史。
专题展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省档案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协办。
部分展品
【说明】1937年7月8日,七七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说明】这是一封抗战时期盖着广州邮戳的信件,由孙子写给祖父,告知日军登陆虎门的信息和当时自己辗转危急的生存状态,并叮嘱家人及时躲避,以免遭日军迫害。在信中,孙子提醒家人:“惟台山接近海洋,恐或登陆。如是危机,请携同各人跑往别地暂避,不可任其摧残。”
【说明】日本学者松野诚也2025年7月7日向广东省档案馆捐赠的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波第8604部队”留守名簿文件,是该名册文件首次在国内整册出现,包含日军“波第8604部队”1945年2月1日仍在籍的860名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役种、兵种、职务、前属部队番号及编入日期、编入该部队日期、入伍年份、任现职年份、户籍地、家庭住址、留守家人姓名等信息,十分详尽完整,极为难得、殊为珍贵。历史研究专家评价该名册文件是研究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部队的最权威的档案、收录“波第8604部队”人数最多和最全面的档案、记录该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最详细的档案、关于“波第8604部队”最核心的档案,是打开“波第8604部队”和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历史研究大门的“钥匙”,对全方位认识“波第8604部队”的基本形态并揭露其战争罪行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
【说明】日本学者松野诚也3月25日向广东省档案馆捐赠的侵华日军在香港侵占并伪造国民政府法币有关的日文文件电报档案史料高清扫描件,包括《关于印制法币的报告》(陆支密受第1828号)、日本陆军省《次官致支那派遣军总参谋长的电报》(陆支密电152号)、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参谋长《关于印制和交付二十九年及三十年版重庆方面法币的申请》、侵华日军在香港《扣押的二十九年和三十年版重庆法币使用情况调查表》《扣押的二十九年和三十年版重庆法币余额情况报告》、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关于二十九年及三十年版重庆方面法币的使用规则》,详细记录了侵占的和计划伪造的法币数量、过程、分赃流向、使用规定等信息。这批档案史料,是侵华日军在华南地区进行“伪钞战”的日文原始罪证在国内首次出现,证实二战期间日军利用“伪钞”掠夺中国财富、“以战养战”的历史事实,是侵华日军“伪钞战”侵略罪行的最新罪证、自诉铁证。抗战史研究专家评价,这批档案对揭露日军的侵华罪行,有着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说明】抗战时期东江纵队主要使用缴获的日制81MM迫击炮及仿制炮弹,同时依靠根据地兵工厂自制简易迫击炮弹补充作战需求,是华南敌后抗日重要的武器装备来源。
【说明】抗战期间,港九大队国际工作小组与东江游击队冒着极大的危险,从集中营等处营救出大批英军官兵及各国侨民,并救助了许多美军飞行员。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美军第十四航空队飞行员克尔中尉,在被营救脱险后,克尔中尉接受东江游击队的机关报《前进报》的采访,采访内容和脱险漫画后刊载在《前进报》上。
【说明】这个怀表是抗日战争时期琼崖特委缴获的敌人战利品,后来送给冯白驹,冯白驹用这块怀表掌握时间,在多场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表做工精良,于1980年由冯白驹的妻子曾惠予捐赠给广东省博物馆。
【说明】三八式步枪为手动步枪,是二战中最长的步枪,在日本军队中使用广泛。华南军民从战场上大量缴获,用来武装自己,反抗侵略。由于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在中国被俗称为“三八大盖”。
文字:新快报记者邱治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