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家兴
驻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工作队队员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晴
我是曾是一名在火海中与时间赛跑的消防员,如今怀揣着同样的赤诚与担当,回到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成为由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和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组成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一员,投身乡村振兴工作。身份的转变,让我从守护万家灯火的“逆行者”,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耕耘者”,不变的是那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过去几年,消防车的警笛声急促的电铃声是我最熟悉的旋律,训练场上的汗水火场里的浓烟与高温是我日常的“伙伴”。多少次冲进火海抢运物资,多少次营救受困群众,支撑我的始终是“守护生命与财产安全”的使命。那时的我,习惯了用最快的速度、最果断的行动解决眼前的危机,每一次成功救援,都让我对“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当组织号召参与“百千万工程”,让我有机会回到乡镇农村,用另一种方式为群众办实事时,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份新任务——我知道,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同样需要有人挺身而出。
初到界炮镇,我就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工作与消防救援的截然不同。过去面对的是清晰的险情、明确的处置流程,如今要应对的是村里的家长里短、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第一次走访农户,我跟着村干部穿梭在田埂间,老乡们起初只是客气地打招呼,问起家里的困难也不愿多提。我意识到,消防救援靠的是专业技能,而乡村振兴工作靠的是“走心”——只有真正走进老乡心里,才能摸清他们的需求。
得知村民李叔家种植的百香果因为销路不畅,眼看就要烂在树上,我想起以前常通过社交媒体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于是,我和工作队队员们试着拍了一段摘百香果的视频,配上一定特色的风格视频发布到抖音快手视频号上,然后我和工作队的队友们直播卖货,短短几天就有好几家收购商联系我们,李叔家的百香果不仅卖完了,还卖出了比往年更高的价格。看着李叔脸上的笑容,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乡村振兴工作虽然没有火场救援的惊心动魄,却同样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温暖。
在和村干部下乡帮扶的过程中,我们工作队为困难群众修缮危房、建厕所,给孩子买新文具,常去陪他们唠唠家常,讲政策,一步步帮着改善生活。
界炮镇是红色革命老区根据地。这个暑假,我们带着来自于湛江、广州、东莞各地的学生们,带着米面油和慰问金登门看望抗战老兵,紧握着老兵布满老茧的手,认真听他们讲当年抗战故事。为他们整理被褥、检查家中设施,让老兵感受到温暖与尊崇。
有人问我,从消防员到乡村振兴工作,会不会觉得差别很大?我觉得,无论是在火场还是在乡村,我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为群众解决难题,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过去,我用水枪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现在,我用脚步丈量乡村的土地,用实干帮助老乡们增收致富解决困难问题,在村里的这些日子,我见过清晨五点的朝霞,也见过深夜十一点的星光;听过老乡们诉说生活的难处,也分享过他们丰收的喜悦。这些点点滴滴的经历,让我对“为人民服务”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走访、每一次帮扶、每一件实事里。
如今的界炮镇,村路道路干净整齐,田埂上的小路修得更平整了,村里的路灯亮了,拥有了体育公园操场跑道,老乡们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看着乡村一天天变好,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未来,我会继续带着消防员的韧劲和担当,扎根在界炮镇的土地上,和老乡们一起,用实干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让“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这片热土上绽放出更绚丽的光芒。
统筹:李志 朱颖洁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