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28日,广州地铁集团组织媒体记者试乘体验十四号线二期。广州地铁十四号线二期呈南北走向,线路全长约11.9公里,共设8座车站。由于十四号线二期广州火车站仍处于施工前期阶段,今年年内只开通乐嘉路至嘉禾望岗段,其中新市墟站与十二号线实现换乘。
有效解决白云区沿线居民和通勤客流
广州地铁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许坤杰介绍道:“经过30多年的建设,目前广州地铁开通运营的线路共19条,总里程达到751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四面八方的高效网络。在此基础上,近两年将陆续开通线路延长线,进一步加密线网,更加方便市民出行。即将开通的十四号线二期穿越嘉禾望岗、鹤南创意产业园、白云新城、新市等产业成熟区和客流聚集区,将扩大地铁覆盖范围,有效解决白云区沿线居民和通勤客流出行、缓解沿线道路交通压力,进一步增强从化到广州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
据了解,受广州火车站改造工程影响,乐嘉路—广州火车站段未能同期开通。对于不少网友表示乐嘉路站和飞翔公园站较近,能否开通站外换乘通道的建议,广州地铁方面表示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加开“夏良—乐嘉路”列车
十四号线二期开通后,将与一期贯通运营,全天执行“乐嘉路—东风”交路,高峰期行车间隔约6分钟,并实行“快普车”运行模式,快车在一期停靠站维持嘉禾望岗、白云东平、新和、从化客运站和东风站不变,在二期站站停靠。此外,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加开“夏良—乐嘉路”列车,周日晚高峰时段加开“乐嘉路—太平”列车。
“据初步测算,从乐嘉路到东风站,普通车单程运行时间约67分钟,快车单程运行时间约59分钟。现在搭乘十四号线一期在嘉禾望岗站换乘到市区的乘客,待新线开通后可以选择到客流相对少的新市墟站换乘,提升候乘体验。”广州地铁集团运营四中心副总经理杨恒介绍道。
车站设计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
据悉,十四号线二期不仅是一条连接城市南北的交通动脉,更是一条贯穿广州山水文脉的“地下艺术长廊”,全线以“云山珠水”为设计主线,在各站空间中延续十四号线一期山水意象,形成整体而有变化的效果;通过中庭通高、无柱大厅、弧形通道等结构,增强车站空间层次感;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将艺术装置、照明设计、材料肌理融为一体,使车站不仅是通行空间,更成为市民感受城市文化与自然意境的场所。
6节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120km/ h
十四号线二期采用与十四号线一期相同的6节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120km/ h 。不同之处在于二期列车增加了新型120公里/小时转向架、宽屏 LCD 电子地图显示屏、变频空调、主动降噪等新技术,在降低能耗并提升舒适性上将给乘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据悉,自调度指挥权、属地管理权、设备操作维护权“三权”移交后,十四号线二期已有序完成车辆、信号、通信、车站机电设备、自动售检票系统、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等各设备系统的调试,并陆续开展了18项综合联调项目,充分验证了设备功能和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根据初期运营要求,进行了27项运营演练项目,涵盖行车组织、大客流组织、列车救援等重点内容。
8月20日,十四号线二期“贯通跑图”试运行工作已正式完成,接下来将结合跑图试运行评估情况开展进一步的测试和演练,完善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各专业人员应急处突能力,确保线路顺利开通。
以站城融合为核心,构建高效集约城市空间
十四号线二期鹤龙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结构,公共区整体色调延续十四号线一期蓝绿色,又增添大自然“小清新”的风格。而在鹤龙站外200米的鹤龙站TOD项目——云筑上品,围绕地铁站打造集住宅、商业、办公与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复合社区,实现了地铁上盖的便捷生活。
该项目由广州地铁集团开发,依托“轨道+物业+产业+生活”的综合开发模式,不仅实现了交通与居住的无缝衔接,更通过TOD模式有效整合城市功能,提升了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在开发设计上,云筑上品聚焦“安全、精细、有趣”三大理念,以“一米高度视角”打造白云儿童友好成长型社区,匠心打造儿童友好文化室、一米菜园、四点半学堂、二十四节气等一系列生活场景,让孩子的活动空间更加贴近大自然。记者还了解到,云筑上品未来将建造专属归家通道,直达十四号线二期鹤龙站,破解“最后200米”归家难题,业主无惧风雨风轻松归家。
广州地铁地产云筑上品项目负责人武鹰翀表示:“以轨道为引导、TOD为发展支点,广州地铁深度参与城市建设,始终秉承‘以城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建设百年地铁的标准将TOD开发与人居生活有机结合,通过轨道交通的便捷网络,构建‘5-10-15分钟’生活圈, TOD 生活将覆盖了更多的人群、实现更多的生活维度,在聚合产业能量、重塑板块价值、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备注:车站名称仅为政府部门公开征求意见暂定名称,标准站名应以政府部门批准公布为准)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通讯员 张洁 陈祎权 陈子昕
拍摄: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毕志毅
剪辑:新快报记者 黄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