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22日至24日,在第33届广州博览会上,一抹来自梅州大埔的“客家红”格外引人注目。在广州市海珠区驻大埔县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队(下称“海珠区工作队”)的精心组织和全力支持下,广东衎衎实业有限公司等11家大埔县优质农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组团亮相,将其独具风味的客家名优特产推向华南地区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收获了广泛关注与大量订单,成为博览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精心组织,打通从山野到都市展销快车道
据了解,此次参展活动是海珠区与大埔县对口帮扶协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海珠区工作队提前数月便开始谋划,深入大埔各乡镇,精心筛选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品质过硬、发展潜力大的农业企业,涵盖了大埔蜜柚、茶叶、腐竹、矿泉水等数十种名优特产。
工作队依托海珠区自2022年起创新实施的“会展业帮扶”机制,不仅为企业争取了优质的展位、减免了参展费用,还提供了从展位设计、客商对接的服务,极大地减轻了企业,尤其是首次参与大型展会的企业的负担,确保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展示产品、开拓市场。
品质说话,客家美味征服羊城市民味蕾
展会现场,大埔展馆人头攒动,香气四溢。清甜多汁的蜜柚试吃、技艺精湛的茶艺表演、地道的豆腐干品尝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广州市民和各地采购商驻足。
“这个柚子真甜,水分又足,跟平时在超市买的味道不一样!”一位广州阿姨品尝后立刻就购买了一箱。许多采购商则对企业负责人留下了联系方式,表现出浓厚的合作意向。大埔县英冠食品厂的负责人兴奋地表示:“感谢海珠区工作队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这两天来咨询和洽谈的人络绎不绝,我们不仅卖出了产品,更重要的是结识了很多潜在的渠道商,对我们品牌未来的市场拓展帮助巨大。”
帮扶协作,从“输血”到“造血”转变
海珠区工作队负责人表示,组织参加广博会不仅仅是帮助大埔农产品卖一次货,更是希望通过博览会这个窗口,提升“寿乡大埔”区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帮助大埔企业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倒逼生产端优化升级,实现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的根本转变。
此次展会成果丰硕,现场销售额5.6万元,更达成了15个意向采购协议,预计将带动150余万元的农产品销售,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了强劲动力。
此次广州博览会之行,是海珠区与梅州市大埔县对口帮扶协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海珠区以展会为媒,成功为大埔的优质农产品搭建了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色桥梁”,有力地推动了埔货出山、出海,是深化区域协作、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