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29日,在佛山仙湖实验室,一场以“铝加工行业零碳燃烧技术”为主题的盛会拉开帷幕——“铝加工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发布会”正式召开。
此次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指导,佛山仙湖实验室、广东意利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旨在展示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在铝加工加热环节的重大突破,推动铝行业能源结构优化与减排目标落地。
技术突破:零碳火焰点燃铝业绿色革命
当天下午,与会嘉宾首先来到仙湖实验室零碳燃烧技术中心中试平台现场,实地参观了刚刚建成并正在高温燃烧示范运行的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该设备以氨为燃料,通过可靠稳定燃烧与热工系统优化,实现了稳定、高效、安全、燃烧过程零碳排放的热工输出,完全可替代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传统多棒炉。
在演示环节中,铝棒加热炉内新开发的大功率纯氨燃烧器喷射出熊熊的零碳火焰,设备上各种仪表显示出优异的升温性能和温度均匀性,运行过程中碳排放为零,且无硫氧化物、无烟尘排放,氮氧化物(NOx)排放也通过多重控制技术大幅降低,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多位与会企业代表认为:“从实际运行效果看,这已不仅是一个中试实验,而是具备可规模化推广可能的成熟技术。”
佛山市副市长徐童表示,“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是佛山仙湖实验室与广东意利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的重大成果,是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在金属加工领域的首次成功应用,标志着佛山市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该项目不仅技术领先,更具备显著的减排潜力和产业化前景,为探索高温工业“双碳”路径提供了佛山方案、贡献了佛山智慧。
“我们不仅要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更要推动技术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线。本次发布的零碳铝棒加热炉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成果,也是实验室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产业转型的具体实践。”佛山仙湖实验室党委副书记王志方说。
产业落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零碳之路”
仙湖实验室程一兵院士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正式发布了该项技术与装备。他指出,“氨作为一种可用清洁能源制备的零碳燃料,具有储运便利、基础设施兼容性强等优势,是替代化石能源实现高温工业零碳燃烧的理想选择之一。仙湖实验室敢为人先,引领高温制造业绿色转型创新技术发展方向,去年在蒙娜丽莎集团成功完成全球首条氨氢零碳燃烧陶瓷板砖量产线,今年又研发出金属加工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为此,佛山陶瓷和金属加工两大高温制造业都有了零碳燃烧产业化生产技术,为十五五期间助力佛山发展绿色动能智能制造,实现“双碳”达标和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广东意利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厚宏从工程化和产业化角度介绍了项目从研发到中试的合作历程。他表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必须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才能真正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我们已经初步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未来将加快市场布局和推广。”
行业协会代表则从行业层面呼吁更多企业拥抱绿色低碳技术,“这不仅是为了合规,更是未来竞争力的核心。”
在提问与交流环节,来自铝加工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单位的代表就氨燃料的安全性、设备运维、燃料供应稳定性、改造和运行成本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项目团队回应称,氨燃料在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下具备高安全性,现有设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与远程监测,且佛山、广州等地已开始布局氨氢能源供应链,为后期推广提供基础保障。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的成功发布,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铝加工行业完全有可能通过能源零碳化实现深度脱碳,甚至重构热工装备制造与能源服务模式。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发布会为起点,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共同推进零碳燃烧标准建立、示范线建设与商业化推广,助力铝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真正走向现实。
文/胡睿 通讯员 南宣
图/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