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岭南盛夏,智汇佛山。8月29日,佛山市决策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十五五”规划专家座谈会召开,并举行第一届专家委员聘任仪式举行。来自先进制造、金融经济、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与“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发展目标,共商大计、共谋良策。市委书记唐屹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白涛主持会议。
会上宣读了《中共佛山市委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聘任毛艳华等116人为佛山市决策咨询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的通知》,唐屹峰、白涛为专家委员代表颁发聘书。唐屹峰强调,要将决策咨询委员会打造成佛山政府科学决策的思想库、改革发展的智囊团,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智力引擎。
据介绍,本届专家委员遴选历时半年,从全国2000余名候选人才中优中选优,最后形成116人的名单,涵盖战略科学家、行业领军者与青年创新派。受聘专家平均年龄48.6岁,73%具有正高级职称,41人拥有海外顶尖学府经历。未来,决策咨询委员会将采用“一题一议”机制展开课题研究。
“优势在制造,潜力在创新,希望在人才”
唐屹峰指出,“再造新佛山”绝非简单追求GDP增长,其核心在于推动产业形态、发展动力与文化价值的系统性变革构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
佛山制造业基础雄厚,占比长期超过50%,但也面临“重制造轻服务”,服务业短板突出、陶瓷、家具等传统产业升级缓慢等问题,而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规模仍不足GDP的8%。为此,佛山将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引入央企合作等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并推动产业竞争从硬件制造向“场景化服务能力”转型升级。
针对区域发展失衡与城市治理滞后问题,唐屹峰举例称,高明与南海人均GDP差距达1.6倍,内部镇街发展不均、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公等问题突出。对此,佛山正谋划“环两江先行区”,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协调发展。同时,面对土地开发强度和疫情暴露的治理短板,他强调必须创新空间利用模式,提升与万亿GDP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化治理水平。
此外,本会议还聚焦文化赋能与民生改善,指出佛山虽拥有陶艺、武术等世界级IP,但文旅消费潜力未充分释放。未来将通过组建文旅集团、开发“文化+科技”沉浸式项目来打造统一品牌。民生方面,尽管七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仍存在养老床位缺口1.2万张、新市民居住纠纷增多等挑战,下一步将试点智慧养老社区和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措施予以破解。
唐屹峰强调,“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市决咨委要当好市委、市政府决策的参谋助手,打造高水平委员队伍,充分发挥参谋智囊作用,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谋深谋实,切实把专家的“良言良策”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真招实招”。市委、市政府将坚定支持市决咨委开展工作,加强工作保障,为专家委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院士专家建言:聚焦智绿高,发力新赛道
会上,雒建斌、毛艳华、何又华、龙建刚、黄奕祥、杨林、殷秩松、于功山等专家委员代表先后发言,大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岗位职责,就做好佛山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谈思路、说建议。
“佛山制造要从规模优势转向质量优势,关键在三个字:智、绿、高。”雒建斌院士率先发言,提出智能化改造、绿色低碳转型、高端产业链构建三大发展路径。他以德国鲁尔区转型为例,建议佛山依托制造业基础,在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打造“佛山标准”。
中山大学教授毛艳华则聚焦大湾区协同,认为佛山需要自身优势,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赋能佛山城市发展。不断探索新赛道,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的发展,构建区域产业链。
南方日报经营公司总经理、南方+总经理何又华表示,佛山故事是中国故事的缩影,建议佛山未来从四个方面发力:重塑话语叙事,打造超级标签;重塑空间叙事,打造超级地标;重塑仪式叙事,打造超级活动;重塑行动者叙事,打造超级品牌,以高品质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助推高质量发展。
辰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功山提出“高质量数据范围内的安全保护”概念,认为在国家推动可持续空间建造的背景下,可以构建安全可信的数据环境吸引高端人才的流入。他提议佛山应抓住“十五五”关键窗口期,破解制造业智能化深水区难题。通过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生态协同,佛山有望成为全国首个“产业数据高地”,并向全国输出经验。
集众智以谋新局,汇众力以谱新篇。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佛山的未来既源于其坚实的制造底蕴,更取决于此刻能否以创新为舟、以人才为桨,破浪前行。一场关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变革,已在佛山全面启程,“再造一个新佛山”的路径正愈发清晰。
文、图/胡睿 符雅雯 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