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八月的羊城,骄阳似火。珠江之畔,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剧场内座无虚席。伴随着庄严的旋律与热烈的掌声,“湾区红土共回响 巾帼同心谱新篇”——广州市妇联与龙岩市妇联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宣讲活动温情开幕。来自广州、龙岩两地的妇女干部、女企业家、大学生和巾帼宣讲员代表约350人齐聚一堂,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共同追寻红色记忆、赓续巾帼精神。
跨越山海的姐妹情谊
广州的木棉与龙岩的山茶,同样是在革命烽火中淬炼而成的英雄之花。珠江与汀江虽远隔数百里,却自有相通的血脉和情缘。
此次活动选择在黄埔军校旧址举行,更添厚重意味。这所创办于1924年的学校,是我国培育军事政治人才的摇篮,在抗战时期有数以万计的校友奔赴战场,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尊严。如今,两地妇联携手在这片承载记忆的土地上开展红色宣讲,既是对先辈的致敬,也是新时代合作的见证。
近年来,广龙对口合作不断深化,两地妇联探索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在红色文化传承、女性创业就业、乡村振兴协作和妇女干部培训等领域不断拓展实践。广州的“羊城巾帼大宣讲”经验走进闽西课堂,龙岩的“红土巾帼”故事也在湾区广泛传播,红色资源在双向互动中焕发新的活力。
龙岩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红色基因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的血脉中;广州则孕育了农讲所精神,革命传统同样绵延不绝。两地因合作而更加紧密,不仅共享红色资源,还在产业对接、人才培育、社会服务等领域不断探索协作模式。这种跨越山海的携手,不仅让红色记忆在两地女性心中更加鲜活,也让湾区现代化与老区振兴在巾帼力量的汇聚中同频共振。
活动现场,两地妇联领导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份跨越山海的携手之意——赓续红色精神,成为跨越时空的“火炬手”;把握新时代机遇,担当推动发展的“联络员”;以“半条被子”的深情扎根群众,以“战地黄花”的坚韧开拓新局,以“同心桥”的格局凝聚合力。会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血脉相连的历史,也延展到携手共进的当下与未来。
接力不息的巾帼力量
宣讲活动分为三个篇章,历史与现实交织,艺术与故事相融,深情唤起全场共鸣。
第一篇章《破晓之光》在舞蹈《瑶山上的红云》中拉开序幕。随后,《唤醒大革命洪流的巾帼力量》讲述了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百年历程,生动重现了岭南妇女在民族解放大潮中的觉醒与奋起。来自闽西的宣讲《平等花开三十载》则以新泉工农妇女夜校为起点,讲述女战士们高唱《妇女解放歌》奔赴战场的壮举,又追溯到新时代“带货女王”、乡村“议事厅”里的客家妈妈,展现了闽西女性跨越时空的自立自强与芳华绽放。
第二篇章《血火芳华》聚焦抗日烽火中的女性脊梁。赵一曼烈士血泪写下的绝笔信、八女投江的浩然壮举、烈士黄惠芳倒在粤北山岗前的冲锋姿势,唤起了人们心底最炽烈的敬意。闽西女英雄陈康容“青春价无比”的誓言、大青山突围中陈明与辛锐夫妇的悲壮殉难、李坚真“你还活着”的传奇经历……一个个名字、一段段故事,串起了中华儿女不屈的精神长城。
第三篇章《时代绽放》以成立“广龙红色巾帼宣讲联盟”和“广龙妇女解放运动寻档联盟”开篇,并为“广州市大学生唯实巾帼志愿宣讲队”授旗。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青年学生代表接过旗帜,象征着红色精神的青春接力。随后两地宣讲员深情朗诵《红棉映热血,山茶铸丰碑》,木棉与山茶象征着两地女性的坚韧与炽烈。最后,全场齐声合唱《花开中国》,歌声回荡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剧场上空,将活动推向高潮。
黄埔军校,这座孕育了无数抗战将士的摇篮,再次见证红色精神的赓续与绽放。红土相连,巾帼同心。从岭南到闽西,从木棉到山茶,广龙两地妇联以一场深情的宣讲,致敬历史、照亮当下、启迪未来。这不仅是一场纪念,更是一场接力。红色血脉在此交汇,巾帼力量在此奔涌,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巾帼篇章。
采写:新快报记者 毛毛雨 通讯员 穗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