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当“全运”遇上中医药,同样逐梦健康愿景的两大盛事碰撞会带来怎样的化学反应?8月30日晚,广州市越秀区青年文化宫首层的人潮涌涌,市民的不断点赞已然给予了答案。
活动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杏林传薪,岐黄惠民”中医药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首发亮相。
“大夫,我这肩膀疼了半年多了,没想到您这针一扎,顿时就松活了!”文化宫首层中庭,市民王先生体验“靳三针”疗法后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本次“中医药夜市”区覆盖市青年宫首层中庭、B区及长廊,骨伤科、妇科、脾胃病科、皮肤科、内分泌科、针灸推拿科、临床营养科、药学部专家“招式百出”为群众“送健康”。现场设置5个专区,包括特色疗法区、健康管理区、名医义诊区、健康互动区、暖新专区,吸引市民超千人,线上打卡逾万赞。
“您要是失眠的话,在中医看来,称之为“不寐”,可以贴神门穴”,广中医一院翟星云护士长一边娴熟贴敷,一边耐心向市民解释原理。贾氏点穴疗法、岐黄罐、铜锤疗法、经络刮痧、耳穴压豆……特色疗法区内,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受到了群众的热情围观,纷纷上前排队体验。护理人员用精准的特色手法,为群众缓解头痛、颈肩不适、失眠、下肢酸痛、过敏等常见健康问题,体验后的群众频频点赞。
现场最受欢迎的摊位,还属“名医义诊区”,妇科周英主任医师、骨科赵京涛主任医师、脾胃病科陈斌、皮肤科眭道顺主任医师、内分泌科方志辉副主任医师、针灸推拿康复中心黄辉霞副主任医师现场进行把脉问诊,给予辨证论治,为群众耐心解答问题,提出一对一的诊疗方案和生活调理建议,市民反馈收获满满。
“原来月饼也可以健康又好吃!”“我一直以为药膳是苦的,原来这么入味又好入口。”市民张先生围着在医院膳食营养科“研发”的养生食品专区转了一圈,品尝特色中药月饼、养生药膳,最后再喝一杯中药茶饮解解腻,“感觉气血都通畅了!”中医讲究食养结合,临床的诊疗固然重要,但日常的饮食调理也对疾病疗愈起到关键作用。“药食同源”“因人施膳”的中医养生理念都包含在创意膳食里,让市民们对现代营养学与中医食养理念的融合效果,有了直观体验。
夜市“健康管理区”内,通过体质分析仪检测分析,体重管理门诊的医生为群众制定针对性的精准体重管理方案,提供脾胃调理中医咨询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与此同时,脊柱骨科志愿者团队正实施脊柱侧弯筛查,并耐心指导大家掌握早期干预技巧。
在青年文化宫的入口处,调息运气,以气导形,疏通经络……从八段锦的缓慢柔和到扇子舞的刚柔并济,晚上八点半,广中医一院健身气功协会教练王宏秀主管护师、嵇玲瑛副主任护师的古法健身操展演也吸引了群众的注意。王护师表示,“医武同源,希望能给市民们展示传统功法的魅力和底蕴。”养生功法的加入旨在提高群众的运动素养,为即将到来的全运会造势。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方熙茹 刘苡婷 梁幸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