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在广州市黄埔区民政局和黄埔区社会组织党委的指导下,由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的黄埔区第六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支持项目困难群体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圆满落幕。活动上,红山街社工站、文冲街社工站、大沙街社工站、黄埔街羊城家政站、龙湖街羊城家政站推荐的50余名残疾人士、困难家庭成员等学员完成首期岗前技能培训,成功驶入就业“快车道”,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活动摒弃传统的“输血式”救济,转而探索“造血式”赋能,精准对接区内“兔喜”的社区提货带来的就业岗位,由中国妇女人才网、巾帼人才(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专为困难群体量身定制了一套“零基础、易上手、快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培训课程设计极具针对性与实用性,紧密围绕社区提货点的日常运营需求,将复杂的商业技能拆解为简单易学的标准化模块。从“数字化入门前台”(移动支付、订单处理)到“商品陈列艺术课”(货品摆放、视觉营销),再到“沟通技巧情景剧”(客户服务、投诉处理),学员们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一步步掌握了上岗所需的全部核心技能。课程还创新性地融入了非遗手工体验,帮助学员开拓多元化就业思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寻找新的增收路径。
“过去因为身体原因和技能不足,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内心很自卑。这次培训不仅教会了我怎么用收款机、怎么摆货,老师们还一直鼓励我们,让我觉得自己也能行。”一位参与培训的残疾学员在结业考核后激动地表示。
最终的考核结果显示,学员整体通过率超过95%,远超预期目标。这种“培训即上岗,结业即就业”的闭环模式,确保了公益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项目的可持续性。
主办方表示,此项目不仅有效破解了困难群体“就业难”与社区商业“招工难”的双向困境,更是黄埔区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一次生动探索。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通讯员严庆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