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一则公告,在资本市场激起千层浪。公告称,天津证监局向其下达《决定书》,因信息披露不准确等,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同时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箭华和财务总监沈立华因信息披露不准确,被要求接受监管谈话。
股权计量出错致财报“注水”
天津证监局公告详细披露了赛诺医疗的违规细节。2025年4月26日,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诺医疗”或公司)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据此对相应定期报告进行更正的公告》,对2024年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财务报表的部分数据进行更正,主要涉及调减投资收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958.82万元。
上述错报,主要系因2024年1月赛诺医疗收购美国eLum公司72.73%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对美国eLum公司达成控制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赛诺医疗在对购买日之前通过控股子公司赛诺神畅持有的18.18%的美国eLum公司股权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时,持股比例计算错误,导致错报投资收益958.82万元。
天津证监局认为,赛诺医疗2024年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箭华,财务总监沈立华未能勤勉尽责,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天津证监局决定对赛诺医疗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对孙箭华、沈立华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两人会在9月8日接受问询。
这一负面消息迅速在资本市场发酵。9月5日开盘后,赛诺医疗股价直线下挫,一度跌到30.31元/股的低点,随后缓慢回升,最后报收34.18元/股,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跌7.25%。
在此之前,赛诺医疗股价曾因利好因素大幅上涨。受益于介入类产品政策支持以及其应用于脑机接口方面的潜在可能性,2025年8月,公司股价涨幅高达141.73%,9月初截至9月3日股价涨幅也达到9.31%。然而,此次违规事件如同一盆冷水,让股价的上涨势头戛然而止。
业绩依赖集采,净利率仍较低
赛诺医疗在高端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堪称龙头企业,业务广泛覆盖心脑血管、结构性心脏病等关键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如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冠脉球囊、颅内快速交换球囊等累计使用量超过245万个,累计进入国内医院近四千家,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上半年赛诺医疗业绩呈现良好涨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款进入集采范围的冠脉支架产品销量和冠脉球囊产品销量大幅增长,使得冠脉介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40%;同时,产品销量增长也带动神经介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25%。上半年,公司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384万元,同比增长296.5%,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后每股收益均为0.03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200%。
然而,从器械集采角度看,赛诺医疗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受2020年冠脉支架集采政策以及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公司2021年至2023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22年冠脉支架国采接续,其产品才首次入围,2023年开始业绩逐渐恢复。
开源证券研报分析指出,赛诺医疗2025上半年冠脉介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7.40%,主要受益于两款进入集采的冠脉支架及球囊产品销量增长。公司冠脉介入业务受国内集采政策影响显著,若未来集采规则调整或中标价格下滑,可能压缩产品毛利空间,进而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与此同时,尽管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改善,但历史数据显示公司净利率仍较低,且ROE(净资产收益率)尚未完全转正。这意味着若未来成本控制效果减弱或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利润率可能再度承压。公司多项重点产品仍处于研发或注册阶段,若审批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新产品上市节奏及后续业绩释放。
采写: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