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精神,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9月12日,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在广州召开《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高校思政实践课程(以下简称“课程”)介绍会。会议指出,课程目前已经完成教材和教案编写工作。下一步,课程将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在全省高校作为实践教学课开设。
课程设计
以专题建构框架,共设立十个专题
会议指出,《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高校思政实践课程围绕“讲什么”“如何讲”“谁来讲”进行总体设计,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分10个专题进行理论阐释和课程建构,制定了改革先锋线、科技创新线、南粤文脉线等6条线路的“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线指引”,让课程内容更加生动鲜活。
会议就教材编写情况进行介绍,教材以专题建构框架,共设立十个专题,分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发展的战略擘画;经济大省挑大梁;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和排头兵作用;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广东实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篇章。十个专题按照总-分-总的逻辑布局。
学分学时
不另外增加课程学分
会议强调,省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省委主要领导带头到高校为师生讲授思政课,多次对我省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开设《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高校思政实践课程,是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举措,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奋力开创广东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课程安排上,会议提到,根据现有课程体系,《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将作为高校思政实践教学课程开设。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对现有思政课已经安排实践课程,高校用好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中规定的实践教学学分,不另外增加课程学分。其中,每个专题理论讲授安排不少于1课时,可根据实际适当增加实践课时。
师资安排方面,全省高校目前共有8394名专职思政课教师,各高校可根据课程开设需要,综合统筹最优秀的师资授课。省教育厅前期已组织开展2批次、3312人次专题培训,包括面向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专题培训和全体授课教师的专题培训,既有面上指导,又有教学示范。
课程教材方面,本课程统一使用专家组编制的教材、教案、教学课件,各专题还专门录制了示范课视频。目前,各高校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校级集体备课;开课后,还将组织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和专家组成员到教学一线开展听课指导。
持续深化
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会议强调,省教育厅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大思政课”体系,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擦亮了若干具有广东特色的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品牌,如率先建立大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每学期为学生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思政课制度;首创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联赛等,《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高校思政实践课程是广东省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接下来,广东将以《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高校思政实践课程建设为新的切入点,持续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广东省将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深入挖掘活化广东红色资源、改革开放资源、新时代伟大成就资源,发挥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学校思政课育人实效,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一体建强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实现学校思政课育人成果提质增效。
知多D
广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情况
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方面,截至2025年8月底,我省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8394人,整体师生比1:344。我省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其中,全省本科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5.75%,具有中级职称的占40.47%;全省高职院校专职思政课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占22.56%;具有中级职称的占34.97%。全省本科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具有博士学历的占43.85%,具有硕士学历的占48.64%;全省高职院校专职思政课教师具有博士学历的占6.87%,具有硕士学历的占66.83%。
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配备方面,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等领导管理人员应在培训合格后兼任小学思政课教师,初中、高中应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并明确到2025年小学专职教师配备比例达到70%以上,初高中配齐专职教师。
根据广东教育信息平台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省中小学共有思政课教师59427人(其中珠三角28136人、粤东粤西粤北31291人),约占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3.9%。校均配备思政教师数约3.76人(其中珠三角校均4.49人、粤东西北校均3.28人)。
广东首创或独有的思政课品牌
率先建立大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每学期为学生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思政课制度
2015年春季学期,广东在全国率先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简称思政“第一课”),该制度被采纳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
首创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联赛
2008年,广东在全国首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大批深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教师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成长为我省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中坚力量。随着基本功比赛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广西、海南、江西、云南等地区先后加入,2011年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联赛,在全国产生广泛积极影响。
创新搭建各学段思政课教研平台
分学段建设10个中小学思政课学科教研基地(教研共同体),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线上展示,以点带面提升全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水平。广东普通高中教研基地是教育部认定的全国唯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基地。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钰涵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