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毕业后我想用专业技能参军,守护海疆!”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2025级新生国防军事教育专题讲座的反馈栏里,一句饱含热忱的留言道出了青年学子对强军事业的向往。开学伊始,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人文素养系党支部以“热血青春,强军有我”为主题,连续开展系列国防教育讲座,将军事知识、爱国情怀与技能报国理念深度融合,为新生们带来了一场直击心灵的精神洗礼。
从历史到现实,筑牢国防意识根基
“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时代,只是幸运地生活在和平的国家。”思政教师邓瑞丽以这句发人深省的话,拉开“学习强军思想,增强国防意识”讲座的序幕。她从鸦片战争、甲午海战的历史教训切入,对比9.3阅兵式上现代化人民军队的飒爽英姿与先进装备,让“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和“强国必须强军”的真理在学生心中扎根。
当辽宁舰劈波斩浪、歼-20翱翔蓝天、055型驱逐舰守护海疆的画面在屏幕上闪现,课堂气氛瞬间沸腾;而中国海军海外撤侨时,士兵怀抱孩童、同胞手举国旗热泪盈眶的纪实片段,更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军队不仅是利剑,更是人民温暖后盾”的深意,爱国情怀在无声中激荡。
从军营到课堂,解锁军兵种硬核知识
“什么是军种?什么是兵种?二者有何区别?”曾服役海军五年的退役军人李航老师,以亲身经历为蓝本,带来“军兵种知识”科普讲座。他结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视频,清晰讲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种、兵种构成,让学生直观感受各军种方阵的威武气势。
当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的3D演示视频播放时,舰载机精准起降、远洋作战体系高效运转的画面,引来学生阵阵惊叹。李老师细致解读我国海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将硬核军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课堂内容,点燃了学生对国防科技的探索热情。
从技能到报国,锚定青春奋斗方向
每场讲座虽各有侧重,却始终围绕“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核心主题。邓瑞丽鼓励新生:“关注国家大事、参加军训、学好技能、遵守纪律,这些都是爱国强军的实际行动。”李航则结合兵役制度与参军流程,重点介绍“技能参军”路径,强调“新时代军队急需高素质技能人才”。
他分享的真实案例尤为动人:一名技工院校毕业生凭借过硬的机械维修技能,在火箭军部队成长为技术骨干,生动诠释了“技能就是战斗力”的现代强军理念。“无论是信息技术、医疗护理还是机械维修,你们的专业技能都能在军营里发光发热。”李航的话语,为学生们搭建起“技能”与“强军”之间的桥梁。
讲座落幕,热血不散。不少学生表示,不仅深化了对国防的认知,更明确了学习技能的使命——不是为了个人前途,更是为了能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这场国防教育正悄然播下种子,让一批批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军梦、中国梦,以技能为笔,在青春画卷上书写“热血青春,强军有我”的壮丽篇章。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通讯员 陆景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