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水上巴士 迎来江风咖啡
珠江,孕育了广州千年商都的璀璨文明,见证着城市的变迁与发展,珠江两岸景观日益丰富、“珠江游”已经成为广州文旅的一张名片。广州提出要打造“世界级水岸观光旅游目的地”,珠江边的码头正迎来升级改造,部分因航线停运而停用的码头最近也在进行装修再利用,昔日的轮渡码头正变身为“特色小店”,不久后将成为市民和游客休憩打卡的好去处。
改造规划
7座码头将实施改造
助力打造“世界级水岸”
广州市港务局牵头印发实施了《广州市打造“世界级水岸观光旅游目的地”工作方案》,提出要科学规划建设沿江港口码头水上旅游设施,用好用足码头周边场地资源,强化珠江游与周边景区、商圈相互引流,融合发展。初步规划中要推进珠江游码头升级改造。
广州公交集团客轮有限公司介绍,他们围绕“一江两岸”水岸融合发展思路,通过联营合作模式积极引入文创、轻餐饮、茶咖等多元业态,当前珠江岸边有7座码头正处于改造推进或规划阶段。其中纺织码头聚焦“新时代江畔音乐厅+咖啡餐饮”复合功能,省总码头与堑口码头结合周边生态环境及文化底蕴,计划打造特色店铺,完善文创展销、咖啡饮品等产业配套。
还有黄沙码头与永兴街码头定位“滨水文商旅会客厅”,核心规划轻餐饮、特色茶咖等业态,目前码头装修工作已启动。金沙洲码头拟规划建设“亲子时光港”,鱼珠码头计划打造“潮玩次元港”,目前已完成两座码头合作协议签订,后续将正式启动改造工作。
现场走访
省总码头:售票中心变身广府冰室
随着水巴S08(省总-堑口)航线停运,坐落在越秀区沿江西路的省总码头正经历一场颜值焕新。码头左侧曾经的珠江游售票中心已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洋溢着广府风情的玫红色冰室。
尽管装修工程已近尾声,但紧闭的推拉门提醒着访客还需稍待。偶有路过的居民、游客会停下来,看看候船室、公示栏或者点一下自助售票机。从自动售票机上的选项可见,省总码头还有“珠江夜游”项目,共5个班次,时间从19点20分到21点50分。
“这码头自上五十年代就是街坊去对面堑口的‘水上巴士’。”常在沿江路遛弯的关女士回忆道,“如今跨江大桥、地铁公交四通八达,水巴停运是时代必然。待冰室开业,我可能会选择进去歇一歇,喝杯冷饮解解渴。”她说。
堑口码头:咖啡厅“等待”江风美酒
隔江相望的海珠区堑口码头,依然保持着老城特有的宁静气质。虽然仍有船只偶尔靠泊,但船渡功能已全面终止,仅作为应急渡口使用。除了保留码头四分之一的空间作为登船通道,其余部分正在进行内部改造施工,现场可见拆除下来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堆放在地板上。工人们有序地清理杂物腾出空间,因为不久后,这里将有一家主打休闲消费场景的清吧兼咖啡厅进驻。
子龙是这家码头小店的主理人,他虽然是东北人,但能讲一口流利的粤语。他告诉记者,选择在堑口码头开店,是因为喜欢这个有历史沉淀的老地方,既具有旧物美学,又承载着城市记忆。“店铺设计的核心因素是‘CONE(圆锥体)’,包括物件的选择也都是以圆锥体为主,咖啡和烈酒是主要产品,开业后我们会组织非常多有意思的活动……”子龙兴奋地分享关于新店的打造计划,他说,预计今年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到时可以坐在码头的露台上,吹着江风,品着咖啡、美酒,观赏美丽的珠江夜景。
纺织码头:图书馆将恢复接待市民
在滨江路的另一头,纺织码头的水巴候船室早已关闭,码头上无船只停靠,码头的候船室等区域已经关闭。在候船室东边还贴着海珠区图书馆纺织码头分馆的字样,但从外面的落地玻璃窗看进去,里面已经没有图书馆的设施,只是堆放着一些杂物。
在码头门口也有公告贴出,显示正在进行下一步装修,新店也将是咖啡馆和酒吧的类型,而且到时图书馆也会恢复,将为附近的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去处。
纺织码头与对岸的天字码头已经无水巴船只来往。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这附近的黄先生告诉记者,码头这些年客流都很少,“过珠江有海珠桥,有地铁。大家出门上班上学都不坐船了,水上巴士航线后来就停运了,空置的码头能利用起来自然也是好事。”据了解,从去年5月开始,客轮公司就停运了水巴S07(天字-纺织)航线,此后码头就没再使用,并等待重新装修。
白鹅潭和广州塔打造“水陆景点一体”码头
除了上述码头外,客轮公司还在市内著名景点白鹅潭和广州塔打造“水陆景点一体”码头,充分利用珠江资源,将水岸空间有机串联,让游客在感受珠江美景的同时,沉浸式体验更丰富的文旅项目。
白鹅潭艺术中心码头,是由原芳村码头迁址重建,2024年4月26日正式启用,运营水上公交水巴S06(黄沙-艺术中心)航线。与原芳村码头对比,白鹅潭艺术中心码头配套功能更加齐全,水上公交、珠江游、水上茶居等产品全面进驻,并配套有“珠江游客服中心”“纯电动力船舶充电桩”,文创产品、饮料自助售卖机等设施设备。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文学、美术、非遗爱好者前来参观,码头广场为举办市民互动活动提供了场地空间。特别是今年7月15日至8月25日期间还举办了“安安可可迎全运嘉年华”,以白鹅潭艺术中心码头为主会场,联动永庆坊、西堤码头,构建起集乐园、集市、展览、科普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广州塔码头以前也曾是珠江边游人众多的“明星码头”。之前为配合“海心桥”的建设及周边区域整体发展需要而拆除。但这个码头很快将会重新出现。新码头迁建至现在广州塔东侧,预计将于今年10月完成施工并进入验收阶段。
广州塔码头靠泊能力将从原有的990总吨大幅提升至2000总吨。新码头将具备停靠大型游船的能力,并能完美适配客轮公司即将投入运营的新一代新能源船舶。此外,由于新码头与广州塔财富码头紧密毗邻,这一布局将极大地促进资源共享和客流联动,推动区域内珠江游业务实现一体化融合经营,助力广州打造“世界级水岸观光旅游目的地”。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 见习记者 程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