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0月1日起,香港保险转介费用的基准水平不得超过50%,超出需进行详细披露。与之联动的是,明年起香港保险佣金制度将实施改革。香港保监局的系列举措,折射出香港保险市场出现了违规返佣、销售误导等问题。
无牌转介人不得销售保险
香港保监局日前向业内发文称,根据其掌握的市场信息,若当前的情况不加以规管,可能会衍生不当行为,削弱公众信心。因此将50%视为持牌保险经纪公司可向转介人支付转介费用的基准水平,生效日期为2025年10月1日。当转介费超出该基准水平时,相关持牌保险经纪公司须就若干特定层面做出更详尽的披露及解释。
一位香港保险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香港保险市场中存在着拥有保险牌照的销售人员以及无牌照的转介人。近年来,转介绍是促成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火热的推手之一。虽然转介绍是合法行为,但由于实际操作过于隐蔽,可能会出现转介人违规向投保人销售产品、返佣等乱象。在业内看来,香港保监局此次对转介费的规范有助于规避不当销售等问题。
记者注意到,无牌销售的行为早已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2024年4月,香港就曾采取行动,打击向内地客户无牌销售保单的贪污及违规行为。
“报行合一”增强长期服务持续性
实际上,香港保监局的监管举措不仅限于转介费用,更延伸至保险佣金的发放机制。今年7月底,香港保监局对分红险保单佣金发放比例作出规定,首个保单年度支付的佣金不得超过总佣金的70%,剩余的佣金必须在之后的最少5年平均分摊。该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生效。
此举被视作港险市场的“报行合一”。方正证券8月发布的研报提到,香港分红险向上预期优势依旧明显,预计对内地高客的吸引力短期内或延续。上述佣金改革制度旨在维护市场秩序,回归客户长期服务,与内地深化营销体制改革的思路趋同。
香港保监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源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为628亿港元,同比增加6.5%。然而,今年一季度的有关数据暂未公布,香港保监局称原因是其正全面检视非本地保单持有人投保资料收集的范围及准则。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以来,河北、江苏等地发布关于投保境外保险产品的风险提示。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指出,考虑购买境外保险产品前要了解多个关键风险点,包括警惕非法“地下保单”、关注外汇政策、识破销售误导等。如确有需求,请通过合法渠道购买保险,切勿参与“地下保单”等违规交易,谨慎对待以“高收益”为卖点的投资型产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