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A股上市辅导后,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创想三维”)于近期递表港交所,冲刺“消费级3D打印第一股”。近年来,创想三维营收持续增长,但受销售及营销费率上升影响,利润波动明显。
产品均价大幅上升
创想三维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按2020年至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的累计出货量计,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市场占有率为27.9%。
这并不是创想三维第一次尝试上市。2023年底,公司曾进行过A股上市辅导,但今年8月1日终止了辅导协议,随后改道港股。
业绩表现方面,2022年-2024年,创想三维分别实现收入13.46亿元、18.83亿元、22.88亿元,逐年上升,但利润却较为波动,分别为1.04亿元、1.29亿元、0.89亿元。其中,2024年净利率仅为3.9%。费用结构显示,销售及营销开支的增加侵蚀了利润空间。2022年,公司销售费率为8.1%,研发费率为6.5%,差距并不大;但到2024年销售费率升至16.7%,研发费率仍维持在6.5%,差距已然拉开。
进入2025年,公司销售费率继续同比上升,研发费率依旧变化不大,但盈利能力有所改善,第一季度实现收入7.08亿元,净利润0.82亿元,净利率回升至11.5%。
盈利改善或得益于部分产品均价的显著提升。公司的3D打印机2024年一季度均价为1800.9元,到2025年同期已升至2681.5元,涨幅达48.9%;3D扫描仪均价亦从2024年一季度的1739.6元大幅提升至今年同期的3042.7元,涨幅高达74.9%。
中国区收入明显萎缩
目前,3D打印机是创想三维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该产品营收占比已从2022年的81.7%降至今年一季度的61.3%。不过,3D扫描仪收入占比明显增加,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今年一季度收入占比已达12.2%。
而从地域收入来看,创想三维中国区收入出现明显萎缩,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49.9%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24.6%,而北美和欧洲市场的收入占比则明显上升。对此,公司表示,此变化是因为减少对国内经销商的依赖。
在行业内,虽然创想三维过去5年的累计出货量居于行业首位,但市场份额正在被后起之秀蚕食。以去年单年出货量来看,成立于2020年的对手“公司B”表现突出,2024年出货量高达120万台,市场占有率29.0%,跃居单年出货量第一。而创想三维同期出货量为70万台,仅为“公司B”出货量的58.3%。
采写:新快报记者 张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