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点亮全运梦想,墨笔勾勒绿美湾区
若以丹青描述十五运会保供电的故事,将呈现何种意境?9月20日为十五运会倒计时50天,当天,《粤美青绿韵 电靓十五运》十米山水长卷发布活动在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宫举办。墨笔轻皴青山意,一纸绿电入画屏。七位艺术家耗时数月,以十五运会、大湾区、电力科技和绿美广东为元素,精心创作了一幅秀丽的山水长卷。
十米山水长卷为全运盛会献上文化厚礼
本次活动由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广东新快报社主办,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宫协办,并获得了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艺术公益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全国运动会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是载入史册的国家级体育盛事,也是大湾区向世界展示活力与风采的重要窗口。而电力,正是支撑这场盛会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基石”。据悉,广东用电总量居全国第一,供电可靠性领先城市数量连续16年领跑全国;新能源累计并网容量超6000万千瓦。坚强可靠、绿色创新的电网,为十五运会筑牢赛事运行的“电力生命线”。
“作为主流媒体,新快报始终将记录时代、推动文化视为己任。”新快报副总编辑李青在致辞时表示:“我们不仅是新闻的传播者,更渴望成为文化对话的搭建者,希望本次十米山水长卷为全运盛会献上一份饱含文化深情的厚礼。”
活动现场,艺术家们为画卷完成了最后的点睛之笔,让整幅作品的气韵更显灵动。十五名少年儿童亦受邀到场,将湾区建筑、电力设施、体育运动绘于纸上,以纯真笔触表达对十五运会的美好祝愿。
聚焦三大核心主题,用绿电点亮全运梦想
《粤美青绿韵 电靓十五运》十米山水长卷聚焦三大主题:依湾而立、向县而兴、创新而强。画面以港珠澳大桥起笔,落墨于大湾区多个城市,生动勾勒出跨越地域、融汇人文的华章。南海之滨,风起潮涌,电流纵横。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守护着万家灯火,绿电点亮全运梦想。
据悉,该长卷由七位艺术家历时数月打磨而成。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梁国荣负责画面的整体把关。他坦言,将十五运会与湾区城市、电力设施和绿美广东有机结合起来,创作难度不小。“几位画家倾注了大量心血,最终呈现出这幅力作。”“长卷构思独到,以电力为切入点,将湾区的城市脉络与人文肌理紧密串联,是对十五运会的一份厚重献礼。”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赖智豪表示。
在这幅长卷中,你可以看到哪些精彩细节?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黄大东揭晓:“作品从海滨启程,途经承办城市,再一路延伸至广袤的乡村。”画面里,广东省奥体中心的轮廓与帆船、自行车等赛事场景相映成趣;广州塔的现代挺拔、佛山祖庙的古朴厚重、开平碉楼的沧桑底蕴、韶关丹霞山的雄奇壮丽、梅州围龙屋的人文温情、潮州广济桥的千年风华等湾区地标错落分布;更有海上风车的旋转身影、应急发电车的忙碌姿态、巡检机器狗的灵动穿梭、无人机的高空巡航、南网e站的便民服务,以及电力抢修工人的坚毅身影等电力元素点缀其间,共同构筑起一幅兼具壮丽气势与细腻温度的时代画卷。
多位画家在采访中提及,传统山水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正拓展着艺术创作的边界。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崔晓勇认为,电力作为具有鲜明新时代特征的题材,值得被更多描绘。“我想今后反映我们电力工人的辛勤付出,为城市保驾护航方面的绘画创作应该越来越多。”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主席团成员梁钊文则表示,海上风电与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山水与电网本身就存在内在联系。“以传统山水为基调,融入了现代电网科技元素,是跨时代的体现”。
“我喜欢画画和运动,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活动上,六年级学生罗靖琳骄傲地向新快报记者展示自己画的发电机。“十五运会不少体育项目在室内举行,需要电去发光发亮。要是没了电,生活就会变得黑漆漆的,失去了光明。”她说。
谈及对电的印象,9岁的梁晨钰天真地说:“我觉得风车很美,风一吹,风扇呼呼地转,像彩色的扇子在天上跳舞。而且,我们这样就有电用了,很神奇。”同是9岁的彭子沐有着自己的观察:“电线整整齐齐站着,像小士兵一样,把电送到每家每户,让我们能看电视、玩玩具。我喜欢这样的‘有用的美’。”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见习记者 程羽 通讯员 欧阳逸雪
■摄影:新快报记者 观显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