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节节攀升。根据2024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报告,甲状腺癌发病率已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三位。为提升公众对甲状腺癌的认知与防治意识,2025年9月20日,“全国甲状腺癌防治日暨甲状腺癌全程管理及科普宣传大会”在广州举办,正式将每年9月20日确立为“甲状腺癌防治日”。
设立甲状腺癌防治日,聚焦高发病率与科学认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外科教研室主任张浩介绍,设立甲状腺癌防治日,希望不仅专家,也希望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努力,让甲状腺癌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当前,“甲状腺癌是‘懒癌’‘惰性癌’”的说法在公众中广泛传播,导致部分患者延误治疗或忽视规范管理,埋下预后不良隐患。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孙辉也对记者表示,这种了解不够全面,耽误了治疗或者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导致预后不良。她指出,实际上,部分甲状腺癌发展缓慢,经过规范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有相当部分甲状腺癌,会发生转移和复发,其中甲状腺未分化癌,五年生存率极低。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龙淼云教授分享的案例更具警示意义:一名17岁患者三年前确诊甲状腺癌,但因家属轻信“懒癌无需治疗”的说法未及时干预,最终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导致终身声音嘶哑。尽管手术根治了肿瘤,却留下不可逆的功能损伤。湖南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张超杰表示,田文教授带领国内的大拿们在去年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甲状腺及疝科普学组。这个组织成立的初衷是精准诊治、协同守护,与伪科学作斗争,使甲状腺癌患者不仅活得长,还活得好、活得更精彩,于是今年又提出设立“甲状腺癌防治日”。
诊治指南出台后,我国甲状腺癌五年生存率大幅提升
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诊疗水平大幅提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甲状腺疝外科主任田文介绍,我国甲状腺癌五年生存率已从十年前的65%提升至92.9%,成为首个突破90%的恶性肿瘤,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我国一些甲状腺手术技术已经领先世界,并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比如腔镜甲状腺手术,就有国外医生来中国进修后,回当地国家推广。此外,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已经尝试了远程手术,田文就曾经使用国产机器人,在广州给远在北京的病人做甲状腺癌手术。
田文指出,生存率提升的关键在于“共识与指南的推广”及“公众对疾病的逐步重视”。“我国甲状腺癌五年生存率的提升,表明我国甲状腺癌诊治取得了进步,这些年来规范化诊治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与共识、指南的推广和公众对疾病的重视密不可分。”田文称,2012年我国首部《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发布后,全国诊疗方案逐步统一,避免了“同病不同治”的混乱,为疗效提升奠定基础。“我们共同努力在预防、筛查、诊断、手术、术后管理等方面共同推进全程化管理。”
甲状腺癌防治须“精准化”“全程化”
甲状腺癌的有效防治须以“精准化”与“全程化”为核心。田文强调,甲状腺癌类型多样(如分化型、髓样型、未分化型等),即使同一类型在不同患者中表现也存在差异,因此,对于甲状腺癌,要分类、进行精准诊疗,实现“一人一方案”的精准治疗,在根治肿瘤的同时,兼顾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保护喉返神经、甲状旁腺功能等。
全程管理则需多学科协作与长期随访。张超杰指出,甲状腺癌的真正康复是一个全人全程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他将该系统工程总结为五个支柱,包括医疗、营养康复、运动康复、心理康复和回归社会。“医疗是康复的基础,要做到科学防治和精准随访。2012年之前,我国没有甲状腺癌的诊治指南,各家医院的手术方式不同,同家医院科室里的不同医生可能做的也不同,导致当年我国甲状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仅为67.5%。”他称,田文教授带领团队规范了中国的甲状腺癌,2012年又成立了中国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诊治指南,并且在全国进行推广后,五年生存率很快提升到了92.9%。正是采用精准、科学的治疗和随访治疗,让病人活得更长、更好。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徐波补充称,早期甲状腺癌首选手术治疗,多数可根治;而局部晚期或疑难病例需以甲状腺外科为主导,联合超声科、内分泌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团队制定方案。
专家呼吁科学防癌,重视早期筛查
尽管诊疗技术进步显著,甲状腺癌防治仍面临科普不足、基层诊疗不规范等挑战。
甲状腺癌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张超杰指出,其发病与四大诱因密切相关:电离辐射、高盐饮食、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是主要诱因。尽管遗传基因无法改变,但通过远离辐射暴露、减少高盐饮食、控制体重等方式,可有效降低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张超杰强调,预防的核心在于“可控因素的主动干预”。
张浩表示,未来学组将从三方面推进工作:一是全面推广规范化诊疗技术;二是开展科普活动(如甲状腺疾病科普比赛);三是深入基层,让先进技术惠及更广泛人群。
田文认为,应从两方面纠正对甲状腺癌的认识,希望早期甲状腺能更好地治疗,晚期、疑难复杂肿瘤也有治疗的机会。一方面要坚持早诊断、早治疗、科学治疗,既不要过分担心也不要过度放松,忽视甲状腺癌是不正确的。诊疗过程中要精准诊断,首先必须清楚是否患甲状腺癌、癌症的类型,其次是关注淋巴结转移。科学规范的诊疗对于精准诊疗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还一致强调,必须科普早期筛查对甲状腺癌的重要性。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虽高(85%为良性),但需通过筛查识别5%-15%的恶性结节。日常体检建议采用“超声+甲功血液化验”组合,费用低、操作简便,可及时发现异常;在发现结节或其他问题后,再考虑CT等进一步检查。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