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23日至24日,秋意正浓的北京高校迎来一场活力四射的“湾区之约”。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正式启动,广州市荔湾区如约而至,率241家名企北上揽才,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开展专场招聘活动。6586个优质高薪岗位,吸引了6000多名学子进场参与,接收简历3500多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700余人。
名企云集释放求贤诚意
本次招聘活动聚焦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建设方向及荔湾区“1283”现代化产业体系,集结广药集团、广州工控集团、广船国际、广电运通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以及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2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小巨人”企业,现场推出年薪20万元以上岗位1234个,其中50万元以上高薪岗位27个,覆盖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
“我投了广东实验中学和广药集团,”刚刚和企业沟通完的中国人民大学黄同学表示,“荔湾区带来的单位和岗位都非常优质,和我们人大的优势专业高度匹配,充分体现了荔湾区对人大学子的重视、求贤若渴。”
“我是学机械工程专业的,我一直希望从事增材制造方向的工作,所以我刚刚向广州市未来增材制造研究院投了简历,我觉得和我求职意向很契合,”北京工业大学霍同学表示,“通过刚刚和企业沟通也得知荔湾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增材装备制造产业,觉得前景广阔、机遇满满。”
启动“助企青奇兵”活动
为深化“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模式,现场同步启动“助企青奇兵”实习活动,遴选重点高校的优秀学子来穗实习实践,提供食宿全包、补贴保障及直通offer机会,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城市与大学相互赋能。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诗帆点赞:“沉浸式实习让我们提前了解职场,这种无缝衔接的培养模式非常吸引人。”
北京工业大学的王同学向记者表示:“‘助企青奇兵’活动提供的实习平台,能够让我们在真正进入职场前,和企业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磨合,让我能更准确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人民大学专场和北京工业大学专场均设置了“助企青奇兵”专区展位,优质实习岗位吸引了大批学生驻足咨询了解,两个专场共发出1400张“助企青奇兵”宣传册。
荔湾畅通招聘引才快车道
“这次招聘很有成效,材料专业是北工大的优势专业,和我们公司的选人要求十分匹配,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招聘活动能招到有培养潜力的年轻人,更期待能与高校建立更长远的合作关系。”广州瑞通增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人事经理朱婷婷表示,“同时也要给政府点赞,为我们提供了‘一站式’保障,真的很省心很暖心很便捷。”
据了解,为提升企业招聘实效,荔湾区通过“3个升级”实现“一次组织、多重实效”。一是升级预热力度。提前一个月将岗位信息表按行业和专业分类,通过两所高校就业中心向所有学校微信群组以“一院一表”方式推送岗位信息,实现信息的精准触达。并向北京工业大学周边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6所高校发出招聘活动岗位推送,邀请到共计500名学生到北京工业大学专场参加招聘。二是升级招聘效率。在北京工业大学专场之外,积极对接团市委,联合开设中国人民大学专场。并同步为赴京企事业单位提供“点餐式”服务,如荔湾卫生系统直抵北京中医药大学招聘;荔湾教育系统精准对接北京师范大学招聘,让岗位“找”专业、人才“找”地标。结合校方和企业需求,将24日的北京工业大学专场招聘主动延时4小时,让企业多过“一手”简历、学生多拿“一手”offer,全面提升招聘覆盖面和招聘效率。三是升级布展策划。充分联动校园精品活动,将招聘展区设置在“百团嘉年华”活动旁边,合理规划打卡集章领奖动线,精准引流社团人潮参与,简历量与曝光度均超预期。
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在中国人民大学专场,组建师兄师姐帮帮团,为师弟师妹“指点”求职迷津。多位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分享的在穗创业故事,生动展现了广州既有深厚历史底蕴、又具开放国际视野的城市气质,成为吸引年轻人才的“新磁极”。
“之前没去过广州,但通过这次招聘会的推介,我了解到广州商贸业历史悠久,先进制造业也很发达,岭南文化和美食也很让人向往,特别是早茶文化给我一种家的归属感。是一座兼具烟火气、人情味和发展动能的多元城市。”中国人民大学的黄同学兴奋表示,“很期待能够被录用,也很期待能赶得及去广州现场体验一下全运会。”
为做好“百万英才汇南粤”的“后半篇文章”,荔湾区推出“菁聚西关”系列人才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专场,联合团市委发布了“知行合一之中国人民大学岭南文化研习”活动,三条精心设计的路线涵盖陈家祠、永庆坊、荔枝湾、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沙面人才岛等荔湾热门文旅景点,跨越荔湾、越秀、天河、番禺等主要城区,带领学子深度体验岭南文化精髓,感受广州作为十五运会主办城市的活力与魅力。让青年学子深入了解广州、认识荔湾,吸引青年人才汇聚南粤、扎根湾区。此外,荔湾区主动融入广州市“青年优居”计划,为求职学子提供7至30天免费或优惠住宿,切实解决青年学生异地求职的后顾之忧。
荔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实现在京3天招聘的工作达到最高效率、取得最实成果,荔湾区工作团队与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北京工业大学青漾文创社(3D打印学生社团)进行深入洽谈,谋篇布局下一阶段产学研合作项目。下一步,荔湾将继续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要求,持续深化“政府+企业+高校”协同机制,开展好“助企青奇兵”实践活动,着力优化从求职就业到安家的全链条人才服务,构建“产业聚才、人才兴产、产才共振”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采写:新快报记者谢源源 通讯员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