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赖瑜锋
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者
广州市荔湾区驻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服务岗
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 多云
离开畲江镇好几天了,但往日的点点滴滴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我是多么想念我的队友和畲江的乡亲们。两年前的毕业季,我积极响应“2023年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加入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担任广州市荔湾区派驻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服务岗,在山区一待就是两年。自加入工作队以来,我与工作队员和镇村干部在工作上打成一片,带着一股钻劲和韧劲,从走访入户的细节里体察民情,在产业发展的田埂上挥洒汗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畲江镇的乡村振兴之路添砖加瓦。
踏遍百家门,筑牢防返贫“安全网”
“每一户的情况都记在心里,才敢说‘放心’。”这是我下村后的深切体会。这两年来,我和工作队成员走访畲江镇100户家庭、110人次,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从核对收入数据到了解生活难题,从排查住房安全到跟进医疗保障,像“绣花”一样细致,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可能致贫返贫的风险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畲江镇“三类监测对象”动态数据最终清零。
我深知,“清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就像陈阿姨家曾让队员们揪心的房屋漏水问题,我全程参与工作队筹资帮扶中,看着10户脱贫户的漏水房屋修缮一新,从此能安心居住,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
情系“小民生”,种好“幸福花”
“不仅要让群众住得稳,更要让日子过得暖。”我的工作里,藏着许多这样的暖心细节。比如在参与工作队开展的“童心童笔画振兴”活动时,我看着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家乡的变化,那个场面一直暖到我的心里。今年我和工作队走访村卫生站,了解和掌握各村卫生站当下继续改善的需求,为下一步工作队提升医疗帮扶筹集基础数据。在下村的路上看见一排排驻镇帮扶工作队筹建的太阳能路灯,那时我的心里也暖暖的,不禁感慨 “畲江镇真的越变越好,路更亮了,产业也越来越多了”。
激活“新动能”,铺就致富路
“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才是硬道理。”这两年,我深深地明白了,产业发展最终要惠及百姓。让我格外自豪的,是参与和见证蓝莓产业基地从无到有的成长。我从跟随工作队把广东祥成农创帮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引进来,到协助解决基地排水、供电、土地集约等难题,再到看着近4万平方米蓝莓大棚拔地而起,数控大棚、一体滴灌等先进技术落地生根。这背后,有队友们无数次奔走的身影。蓝莓产业的顺利落成、提升了当地税收和村集体收入也带动了周边农民的就业。
“乡村振兴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工作队队长朱北辰说的话一直是我的行动指南,以前是,今后也是。前阵子,我两年的服务期已满,离开畲江奔赴新的人生征程。我心里是多么不舍,又觉得这两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虽然离开了奋斗两年的畲江,但我会一直关注它、祝福它,愿畲江的产业更活,群众更富,乡村更美!